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防治高血压 从定期测量血压做起

发布日期:2014-11-26 20:11:24 浏览次数:1600

高血压如今已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但仍旧有很多人对高血压的认识一知半解。2014年10月8日是第17个全国高血压日,宣传主题是“知晓您的血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就高血压的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尽管高血压三个字常常被人们说起,但什么是高血压呢?血压达到什么样的数值才能判定为高血压呢?这恐怕并非人人都能脱口而出了。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介绍,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建议的血压标准是:正常成人的收缩压(高压)应小于120mmHg,舒张压应小于80mmHg。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在不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以及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

专家指出,遗传因素、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吸烟、年龄增长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在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仅会在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

但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时,必须尽早检查治疗,以防止器官损害以及预防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的发生。

需要提醒的是,有不少高血压患者在早期或已有严重高血压,但无自觉症状,高血压如同“无声杀手”侵害着身体健康,直至发生中风或因患者其他疾病测血压时才发现。

虽然高血压已是常见病,但如不及时治疗,也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市疾控中心专家说,高血压患者如不及时治疗,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对心、脑、肾、眼底等脏器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中风、冠心病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并不少,并且还有年轻化的趋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预防高血压呢?

市疾控中心专家建议,首先要合理调整饮食,一是限制钠盐过量摄入,每人每天平均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二是要增加钾和钙的摄入;三是要降低脂肪的摄入量。

其次,要戒烟和戒酒。吸烟对身体健康有害,越早戒烟越好。饮酒就是一把双刃剑,少量是健康之友,多量是罪魁祸首。

另外,要减肥防胖。因为过度肥胖常易导致高血压的发生,控制高糖、高脂食物,少食多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减肥的最好方法。

此外,还要适量运动。一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如步行、太极拳、有氧操等;二是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三是运动强度以耐受为准,参考心率=170-年龄。

同时,要定期测量血压,这是早期发现症状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对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从儿童起就应定期检查血压,有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肥胖、习惯高盐饮食以及缺乏体力活动者是高血压的易患人群,更应定期测量血压,对无高血压家族史的人,从35岁起至少每年测量一次血压。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慢性病会导致巨大危害,一旦防治不及,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的损失和危害。为了避免危害的降临,2012年7月9日国家卫计委(原卫生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特别介绍了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并发布了慢性病防控的十条核心信息。

一、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发病广、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危害健康和生命,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二、慢性病受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式、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超重肥胖、吸烟、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过量饮酒是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三、坚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慢性病。

四、每个成年人都应知道自己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值,定期体检,尽早发现早期征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慢性病患病风险。

五、慢性病病人应及时就诊,规范治疗,合理用药,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六、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及早发现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及时治疗。

七、多数癌症是可以防治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八、糖尿病的治疗不仅要血糖控制达标,还要求血脂、血压正常或接近正常,保持正常体重,坚持血糖监测。

九、避免烟草使用,减少室内外空气污染,是预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

十、预防控制慢性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做到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动员、人人参与。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