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损伤心脏肾脑 预防患病需严控烟酒少生气
名医小传 林树无,主任医师,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干诊科主任,辽宁省医学会老年病学分会委员,沈阳医学会老年病分会委员,沈阳市科技局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病的防治,对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冠心病的保守治疗、介入治疗。
阅读提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尤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多。全国高血压患病人数约1.6亿,占总人口的13%。然而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很低。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疾病。
休息5分钟以上,测量坐位时上臂肱动脉血压,3次以上非同日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若患者既往已诊断高血压并用药治疗,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诊断高血压。
心脏损害:长期的高血压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发展为冠心病。同时血压长期升高,形成了高血压性心脏病,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
脑损害:高血压对脑的危害主要是影响脑动脉血管。长期的高血压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容易形成脑动脉瘤,从而发生脑出血。高血压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并发脑血栓。高血压导致的脑小动脉闭塞性病变则会引起腔隙性脑梗塞。
肾损害: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以及肾动脉硬化,最终发生肾功能不全并发展为尿毒症。
视网膜损害:视网膜可出现出血、渗出、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
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及死亡危险。
目标血压: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65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年轻人或糖尿病、脑血管病、稳定型心绞痛及慢性肾病患者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
选择降压药主要取决于患者对降压药的敏感程度,即药物降压效果、患者靶器官有无损害及严重程度、合并其他疾病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但无论使用什么药物,均应该选择长效降压药,即每天服用一次的药物。药物治疗后如血压未达标应至少每周测一次血压,达标后可每月测一次血压。至少每年监测一次血脂、血糖、肾功、尿常规及心电图,建议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及心脏彩超。
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需要终身服降压药。对那些年轻、无高血脂症、无糖尿病的初发高血压患者,可以先采用生活方式控制,包括戒烟、限酒、降低体重、增加运动等。但如果采用这些生活方式治疗无效,血压仍然较高,就应该启动药物治疗。
首先饮食调整: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食盐量应在每天2~5克左右,多吃新鲜蔬菜如芹菜、黄瓜、豆角、西红柿等,同时应多摄入高钾高钙高铁食物如:豆类、瘦肉、鱼类以及牛奶、花生、木耳等。
再有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尽量少生气,多参加一些轻松的体育锻炼和各种娱乐活动。(记者 尚志文 胡晓震 摄影 张文魁)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