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娠高血压怎么办
1、实行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妊娠早期应测量1次血压,作为孕期的基础血压,以后定期检查,尤其是在妊娠36周以后,应每周观察血压及体重的变化、有无蛋白尿及头晕等自觉症状。
2、加强孕期营养及休息。加强妊娠中、晚期营养,尤其是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叶酸、铁剂的补充,对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一定作用。因为母体营养缺乏、低蛋白血症或严重贫血者,其妊高征发生率增高。
3、重视诱发因素,治疗原发病。仔细想一想家族史,孕妇的外祖母、母亲或婶妹间是否曾经患妊高征,如果有这种情况,就要考虑遗传因素了。孕妇如果孕前患过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及糖尿病等均易发生妊高症。妊娠如果发生在寒冷的冬天,更应加强产前检查,及早处理。
1、注意病史及自觉症状:对于怀孕前患有高血压、慢性肾炎及糖尿的人,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头晕、头痛及水肿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2、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定期测量血压,并与妊娠前血压相比较,如血压升高,需休息1小时后再测。
3、是否有水肿。如果下肢水肿逐渐向上蔓延甚至超过大腿的水平,应警惕妊高症的可能。
4、尿液常规检查。尿比重反映尿液浓缩情况,尿比重1。020时说明尿液浓缩,尿蛋白阳性者每天一次定性或隔天定量检查。
5、查血:内容包括血液黏度的变化、血液中尿酸和尿素氮的含量等指标,用于判断有无并发症出现,而且应定期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液黏稠度,凝血功能,血红蛋白等。
6、检查眼睛。其实很多听起来和眼睛毫无关系的病都要检查眼睛。因为眼底微小血管的变化是妊高症严重程度的标志。视网膜动脉痉挛反映全身小动脉痉挛,可发现视网膜动脉痉挛、视网膜水肿、眼底渗出及出血,严重者可出现视网膜脱离。
7、心电图检查。看看是否损害到了心脏。心肌受损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可出现改变。
8、肝肾功能。肝功能受损可表现转氨酶升高,低蛋白血症,白/球蛋白比倒置;肾功能受损可出现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尿酸升高,血尿酸升高可作为慢性高血压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鉴别诊断之一,且肌酐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反映有酸中毒。
9、凝血功能检查。对重症者检查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可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10、胎儿的监测。定期行胎儿电子监护、彩超反映胎儿宫内生长情况和宫内安危,监测胎盘功能,必要时在终止妊娠前行胎儿成熟度的检查。
鉴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与慢性肾炎合并妊娠相鉴别,子痫应与癫痫、脑炎、脑肿瘤、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等鉴别。
相关推荐: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怎样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妊高征的病因目前尚未确定,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子宫胎盘缺血,子宫张力过高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初产妇,子宫膨大过度,腹壁紧张等,都会使宫腔压力增大,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或减慢,引起缺血缺氧,血管痉挛而致血压升高。也有人认为,胎盘或蜕膜组织缺血缺氧后,可产生一种加压物质,引起血管痉挛,使血压升高。
2、免疫与遗传临床上经产妇妊高征较少见。妊高征之女患妊高征者较多。有人认为与有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抗磷脂综合征等病史的孕妇隐性基因或隐性免疫反应基因有关。
3、前列腺素缺乏前列腺素类物质能使血管扩张,一般体内加压物质和降压物质处于平衡状态,使血压维持在一定水平。血管扩张物质前列腺素减少了,血管壁对加压物质的反应性增高,于是血压升高。
4、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时;
5、寒冷季节或气温变化过大,特别是气压高时;
相关推荐: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妊高症对母体的影响表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易引起胎盘早期剥离、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脑出血、肾功能衰竭及产后血液循环障碍等。而脑出血、心力衰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妊高症孕妇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率高,出生体重低于正常的标准,严重者可致胎儿死亡。由于孕妇病情加重,常常需要提早分娩而造成早产,早产儿的生存能力低,容易出现窒息、肺炎、肺透明膜病等呼吸系统疾病,使新生儿死亡率增高。幸而成活者,他们的体格和智力发育也显然不能与正常儿相比。对大脑发育的影响,往往到了学龄期才充分显示出来,或有一些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多动症、脑瘫等。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