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零投入月薪进万 白天装病晚上数钱数到手抽筋

发布日期:2014-11-23 04:21:13 浏览次数:1595

愿意干吗?)

这是网上对职业乞丐生活的总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吗?在山西太原柳巷商业街经常可以看到沿街乞讨的人。这位正在乞讨的年轻人,身前的纸板介绍他来自农村,他带着病重的母亲出来寻找父亲。

记者:

(老人)怎么了?得什么病了?

乞讨人员:

老年痴呆

(老人)多大了?

59。

老人病了多长时间了?

一年多了。

没过多久,小伙子面前的鞋盒已经塞满了钱,他将鞋盒连同里面的钱放进背包,然后将自己的母亲扶起,离开了。而他自称有老年痴呆的母亲,竟然独自走在小伙子的前面。记者上前询问时,小伙子显得十分恼怒。

跟你有什么关系?我搞不懂。

职业的乞丐,有假扮残疾人的,但也有真正的残疾人,他们在城市的黄金地段,也会讨得不错的收益。在苏州虎丘景区的门口,就有一部分残疾人职业乞讨者出现在这里。

乞讨者:

她今年28了,你看,先天性脑瘫,还是个小姑娘。

这位妇女抱怨那些假扮残疾人的乞讨者影响了自己的收益。

乞讨者:

趴在小车上,用个扩音器扩,放着歌,我们都被他们带坏了。人家看到我们(就说)假的,假的。

当记者给她两块钱,她竟然要送给记者一个小礼物,一枚她花不出去的澳大利亚硬币。

乞讨者:

你留作纪念。

好的,谢谢。

据苏州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惠志华介绍,身体残疾和生活无着人员,在乞讨者中占比其实并不大,绝大多数人是将乞讨作为职业。

苏州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 惠志华:

我们之所以定义为职业乞讨,因为这些乞讨人员他们把乞讨当成一种致富的手段,老百姓在街面上看到的乞讨人员,其实大部分都是这种职业乞讨人员。

惠志华六年前就关注到这个群体,并纂写了《试析苏州市职业乞讨群体现状报告》,他研究发现职业乞讨群体要的是源源不断的金钱,完全不是无法解决食宿的生活无着人员。

惠志华:

他们一个月的收入万八千以上,我们曾经劝导一个职业乞讨人员,他在苏州一个小区租了一个房子,他房子里面的家具,包括电视、冰箱、灶具、一应俱全。一天乞讨结束了,在家里喝个小酒,然后桌上有大闸蟹。

惠志华介绍苏州市职业乞讨群体,主要来源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甘肃岷县在苏州职业乞讨群体中占最高比例,达70%。家里种一年的地,甚至不如出去要两个月的钱。

声音来源:甘肃省岷县小寨村村民:

庄稼都种上那时候(出去乞讨),那个时候出去的人多。

靠着行乞,有的村民在家乡盖起了小楼房。即使当地政府打出站起来,活出尊严的标语,外出乞讨者也一直还在。

我们通过网上的调查来了解一下我们对这种情况的看法,我们就包括很多的网友。对于职业乞讨者您的看法是无法容忍,49.74%;可以理解,27.83%;无所谓,22.43%。

我们再来看,您在生活中怎么对待职业乞讨者,肯定不给,41.37%,但是您怎么能判断出他是职业乞讨者呢?看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3.31%,这就是说要相信自己有双慧眼,像福尔摩斯学习;最后是不知道怎么办,5.32%。我还真挺纳闷,这个我知道怎么办居这么少,我也属于当中的一个。今天下午来上班的时候,十字路口又遇到了,每次过那个路口一定会遇到那个老人,又要钱了,没办法,也得递人家一点钱,要么你心里过不去。

接下来,我们要联线一位专家,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李强。李教授,您好,你怎么看待这种情况?首先先说您个人给不给,怎么判断?怎么办?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 李强:

这种现象确实在城市中很普遍,但是这个乞丐群体内部特别复杂。如果是真的遇到困难的人,那我们历史上还有雷锋精神,就说真应该帮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