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伤寒面容的症状起因

发布日期:2014-10-05 21:08:42 浏览次数:1598

大宗祠下厅,壁柱。

[词语注释]

1 . 三世七进士六世九进士:吾族科第极盛,上联即记颂其事。历代进士名录可参阅公侯将相忠贞奕代留青史,唐宋明清科第联魁步玉台一联的词语注释4。三世七进士六世九进士的意思,应是指连续三代中了七位进士和连续六代中了九位进士。关于三世七进士大宗祠有同名匾额书写为:七世傅霖、傅岳,八世傅惟深、傅惟康、傅惟肖,九世傅佑、傅伸。事实上,族谱中并无傅岳中进士的记载,因此不足七进士之数。关于六世九进士大宗祠有同名匾额书写为:六世傅珏,七世傅尧俞,八世傅裕之,九世傅察,十世傅自得、傅自修,十一世傅伯寿、傅伯成、傅宗教。这九进士中有几位是宋代名人:傅尧俞,官至中书侍郎。元祐六年去世时,太皇太后谓辅臣曰:尧俞,金玉人也,惜不至宰相。《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曾说:清、直、勇三德,人所难兼,吾于钦之(傅尧俞的字)见矣。(载《续资治通鉴 . 宋纪八十二》)。傅察,在北宋徽宗朝出使金国抗辱死节,后被追封兵部尚书兼徽猷阁待制,谥忠肃,是见之于史的民族英雄。傅自得,是理学大家朱熹的挚友,曾知兴化、漳州,进吏部郎中、直秘阁,两为福建转运副使。如果他们是属于南安傅氏,无疑是吾族的荣耀。因此为证明六世九进士是属于吾傅,《武荣傅氏族谱纪要》认为其世系是:始祖实二世仁裔三世瑞四世逸五世世隆六世珏七世尧俞八世裕之九世察十世自得。即属吾傅分仙游一支。又举宋咸淳二年(1266年)三月陈文龙的《宋朝奉大夫滋公发祥世德总传》的部分内容作证:公讳滋家与乡之蔡准邻,乃早识准男之蔡京、蔡卞奸,绝其求婚于女,又绝其请婚于侄察。蔡京大颔之。后察以出使死节于北廷者,京陷之也。长男栝娶运使陈公觉民妹,次男楫娶学士陈公襄女。该文最后甚至还认为假使有误,傅氏也一定能够更正。故这篇文章是证明傅察一支是银青衍派的有力证据。(以上内容均见该书92页)。

但《武荣傅氏族谱纪要》的上述内容,既无族谱世系的支持,观点也不为仙游傅氏宗亲所认同。以《武荣傅氏族谱纪要》的关注焦点,傅察是一位关键人物。第一,仙游罗峰傅氏也有一位傅察,正是傅滋的侄子。然据《罗峰傅氏族谱》,他的辈分和上下世系是:始祖实二世仁裔三世瑞四世瓛(注,瓛有弟逸)五世偁六世演七世察八世若、萃、蓁、葵、灌等共五人九世立武、介圭、介然、嗣庆、嗣应、廷、十二等共七人十世南、宿、中郎、灿郎、馨郎、东、调一、颐、异、尚、向、鬲、高、圯、渷、瀛等共十六人。可见两者从四世以后世系就完全不同。需要特别指出,罗峰傅氏四世的瓛和逸,传五世的偓、仪、偁、俸、宁、成、俭等七人,是为罗峰傅氏七房。其中并无傅世隆之名,更无传八房傅世隆之说。可见傅世隆是一个无中生有的人物。第二,《罗峰傅氏族谱》对该傅察行迹的注解:行三,字子明,配郑氏、林氏,五子。察五子若公行四十字大猷,上舍宋绍兴十二年同状元陈诚之科特奏进士,官迪功郎,广州南海县西尉,赠承务郎,没于王事,朝廷官其孙南二子。并无该傅察出使金国死节的记载,只说该傅察的第五子傅若因公亡故,朝廷给他的两个孙子授官。第三,《罗峰傅氏族谱》虽然也收录《宋朝奉大夫滋公发祥世德总传》一文,但根据第一、二两点,该谱并不认同陈文龙有关傅察的说法,录印的原因可能是该文还有其他内容:如傅滋及其后裔傅栝、傅楫和谅友、谊夫、谦受等的事迹。第四,另一位傅察,在《宋史 . 列传第二百五十 . 忠义一》载傅察,字公晦,孟州济源人,中书侍郎尧俞从孙也。《续资治通鉴 . 宋纪九十五》载:(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朝廷以故事遣吏部员外郎傅察,迎金贺正旦使于玉田县。时金已渝盟,或劝勿遽行。察曰:受使以出,闻难而止,若君命何!遂行。遇宗望,促之使拜,白刃如林,或捽之伏地,衣袂颠倒,愈植立不顾,曰:我有死而已,膝不可屈也。遂杀之。察,尧俞从孙也。

对照上述史料,可以肯定此察非彼察。因此《罗峰傅氏族谱》有一特别记述:有谱遗傅察存疑:查本族世系无仕。又据南安族谱纪要,载称系仙游傅氏;然核清修《四库全书》,宋朱熹撰《傅公行状》:(1146----353页)本贯孟州济源县,其先郓州人,既乃定居于泉州。初考系南宋南下居泉州之傅氏,虽是同宗同名,疑为同族附会。(见《罗峰傅氏族谱》下册第820页《编后记》)近期有确切资料证明:上面所指的六世九进士的傅察等人并非银青一族,其籍为清河傅氏迁孟州济源,是北宋名臣傅尧俞的从孙。傅察传自强、自得、自修。其中自强、自修迁江西;自得仕居泉州,传伯寿、伯成、伯端等;其后裔仍有可能留居泉州,但与吾族或已水乳交融难分。

遍查吾族的历代进士名录,居献公派下八世至十世有联魁三世七进士,谨列于下;但并没有发现恰符六世九进士的,就不另列,暂用傅珏派下的九进士一说,并仍冠以吾族派下,特此说明,留待后贤继续考证。

三世七进士:

( 1 ) 银青八世傅惟肖( 长子),宋绍兴四年(1134年)进士。

银青八世傅惟康( 四子),宋绍兴五年(1135年)进士。

银青八世傅惟深( 五子),宋绍兴八年(1138年)进士。

( 2 ) 银青九世傅佑(惟康长子),宋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

银青九世傅伸(惟康次子),宋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

( 3 ) 银青十世傅思谦(佑之子),宋淳熙八年(1181年)进士。

银青十世傅思义(伸之子),宋嘉定七年(1214年)进士。

六世九进士:

( 1 ) 银青六世傅珏,宋进士。

( 2 ) 银青七世傅尧俞(傅珏子),宋进士。

( 3 ) 银青八世傅裕之(傅尧俞子),宋进士。

( 4 ) 银青九世傅察(傅裕之子),宋进士。

( 5 ) 银青十世傅自得(傅察长子),宋进士。

银青十世傅自修(傅察次子),宋进士。

( 6 ) 银青十一世傅伯寿(傅自得长子),宋进士。

银青十一世傅伯成(傅自得次子),宋进士。

银青十一世傅宗教(傅珏来孙),宋进士。

2 . 秋闱十解元:闱,考场。每三年一次的秋季八月,各地生员(秀才、庠生)和监生齐集省城,参加录取举人的乡试,称秋闱。第一名举人称解元,又称乡魁。下联原为秋闱八解元春闱一会元,一九八五年重修大宗祠时改为现内容。据《南安傅氏族谱》和《罗峰傅氏族谱》明确记载银青傅氏夺得解元的有八名,分别是:

( 1 ) 银青八世傅共:仙游,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前解元。

( 2 ) 银青十世傅思义:南安,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年)解元。

( 3 ) 银青十一世傅爗:仙游,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前解元。

( 4 ) 银青十二世傅令坤:仙游,宋甲午科(约1234年)解元。时年十四岁,赐神童解元。

( 5 ) 银青十二世傅廷玉:仙游,宋乙卯科(具体时间不详)解元。

(6)银青十二世傅广声:南安,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解元。

(7)银青十三世傅鸣凤:仙游,宋解元(具体时间不详)。

(8)银青十五世傅一发:仙游,元解元(具体时间不详)。:

3 . 春闱一会元:科举时代,乡试的次年二月,各省的举人齐集京城,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因在春季,又称春闱。中式(考取)者称为贡士。贡士的第一名,在明清时称会元(在宋代叫省元)。四月,贡士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以定甲第(决定名次)。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银青二十世傅夏器(南安溪南二房),登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会元。

但据族谱,仙游仁裔派下的傅登炳亦登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省元。

[楹联大意]

银青傅氏自古以来科甲鼎盛,共有进士近百。有的一家三代出了七位,有的六代出了九位。前后有十人夺得乡试的第一名解元,还有一人夺得会试的第一名会元。

[附注]

本联涉及上、下六代的称呼,在实际生活中有时还会碰到此类难题。现引用《汉语大辞典》、《尔雅 . 释亲》和《春秋 . 公羊传 . 庄公四年》等书有关内容,列出上、下九辈的称呼。仅供参考。

下至上按次序称谓 上至下按次序称谓

生己者:父母 父之子:子

父之父:祖 子之子:孙

祖父之父:曾祖 孙之子:曾孙

曾祖之父:高祖 曾孙之子:玄孙

高祖之父:天祖 玄孙之子:来孙

天祖之父:烈祖 来孙之子:坤孙

烈祖之父:太祖 坤孙之子:仍孙

太祖之父:远祖 仍孙之子:云孙

远祖之父:鼻祖 云孙之子:耳孙

(傅仰安)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8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