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儿丁型病毒性肝炎检查

发布日期:2014-11-10 09:46:30 浏览次数:1595

一、检查病原学检查:

1、HDV Ag检查 血清HDV Ag阳性是诊断急性感染的直接证据。急性肝炎时,抗原血症持续时间平均21天,用ELISA和RIA法检测,阳性率分别达87%和100%。慢性感染时该抗原持续存在,但多以免疫复合物形式存在,需采用免疫印迹法分析。肝内HDV Ag检测更具直接诊断价值。2、抗HDV测定 抗HDV IgM在急性早期出现,慢性感染期呈持续高水平,一旦病毒消除,该抗体迅速下降。抗HDV IgG多于发病后3~8周出现低水平;慢性感染时持续高浓度。3、HDV RNA检查 可用斑点杂交法或RT-PCR法检测血清或肝组织内HDV RNA,是诊断HDV感染的可靠指标。常规做腹部B超,了解肝脏等情况。

二、鉴别儿童期引起肝损害的病因很多,可以是感染性疾病所致,也可因非感染性病因及遗传代谢性疾病所致,关键在检测到乙肝病毒或其他抗原存在的依据。

1、巨细胞病毒性肝炎 是婴儿肝炎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病原,可急性起病,黄疸、肝大、肝功能损害及迁延不愈等。CMV感染单表现为肝损害时,临床上与乙型肝炎较难鉴别,但CMV肝炎肝脏肿大较乙型肝炎明显,多伴有脾脏肿大。当脾脏肿大甚至超过肝脏时,多为非乙型肝炎。本病血清CMV DNA阳性或抗CMV IgM阳性。2、中毒性肝炎和脓肿 细菌性感染引起的中毒性肝炎和肝脓肿临床以感染中毒症状为主,如高热、中毒面容,出现毒血症或败血症的症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0109/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血培养易培养到病原菌。3、川崎病肝损害 虽可出现黄疸,且黄疸也可很深,肝脏肿大,肝功能损害及胃肠道反应,难与急性乙肝重症早期相鉴别。本病通常发热持续不退,伴球结合膜充血口唇潮红,草莓舌,咽部充血,手足硬性水肿,掌趾有红斑,指趾甲周有膜样脱屑,颈浅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特征。虽可血清白蛋白低下,但常有血小板增加。4、肝病型-肝豆状核变性病 此型主要以肝损害为主,表现脾肿大,肝区压痛,胃肠道反应可恶心呕吐,黄疸日益加深,可有出血倾向,可呈亚急性重症肝炎,严重者导致肝功能衰竭。儿科临床凡严重肝损害需常规检测血清铜蓝蛋白,本病含量明显低于200mg/L,一旦低下,再检测血清铜氧化酶活性,同样显示低下。24h尿铜,患儿可高达100~1000g。患儿眼角膜周边有铜颗粒沉积,呈环状,称K-F环,在眼科裂隙灯下观察到此环即可确诊。5、胆总管梗阻 儿童期的常见病因为胆总管狭窄和胆总管积石。多见于幼儿至学龄前儿童,曾遇1例患儿因黄疸、肝功能损害拟诊病毒性肝炎住院。未查出病原体,因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出院。又因发热、腹痛、黄疸,肝脏轻度肿大而再度入院。黄疸较深,伴发热,随着感染控制黄疸消退较快。经B型超声检查发现胆囊肿大和肝外胆管梗阻。此外99Tc核素扫描,显示核素滞留和梗阻存在,经剖腹探查证实而根治。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做完检查确诊之后,您想知道应该怎样治疗?如何进行保健?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