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拟制定防控病毒性肝炎新决议
【财新网】(记者 任波))继4月9日发布第一份关于丙型肝炎感染者筛查、关护和治疗指南后,世界卫生组织(下称世卫组织)拟于五月份在世界卫生大会上推动各成员国讨论制订出一份覆盖病毒性肝炎的新决议。
据了解,这份新的公共卫生框架协议有意推动各国参照防控艾滋病的经验,由政府牵头增加投入,建立一套由政府、NGO、病毒感染者、医界等共同参与互动的国家行动计划。亚太扑灭病毒性肝炎联盟(CEVHAP)呼吁亚太地区国家政府支持这一决议的制定和执行。
CEVHAP常务理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贾继东告诉财新记者,无论是死亡人数、还是疾病负担来看,亚太地区的病毒性肝炎的负面影响都是全球最重的。但亚太地区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政府投入资源来保证病毒性肝炎的有效防控。从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政策调研来看,26个国家政府中只有8个设立了专门负责病毒性肝炎的部门或机构。在中国负责病毒性肝炎预防和治疗的政府部门分布在不同的机构中,尚缺乏能够统一协调和动员各方资源的机制。
而中国被称为肝炎大国,虽然近年来由于计划免疫有效实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新增人数呈下降趋势,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病毒携带者总量仍达9000万人之多。贾继东告诉财新记者,根据抽调数据推算,这其中已经罹患慢性乙肝者至少有2000多万人、肝硬化患者数量约50-100万人、肝癌患者约为30万人。
病毒性肝炎如果不得到及时、妥当的救治,就会转化为肝硬化、肝癌,大大增加个人和社会的疾病负担。
贾继东指出,根据一些抽样调查的结果、以及他多年的从业经验,可以负责地说,中国有大量已经罹患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未能及时检查,不知身患疾病。而即便已经进入治疗程序的患者,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得到妥善而合理的治疗。
世卫组织4月9日发布的《丙型肝炎感染者筛查、关护和治疗指南》即提出了九项重要建议,其中包括增加接受丙型肝炎感染筛查人数的方法、减轻肝炎感染相关损害的建议以及关于如何选择和提供适当的慢性丙型肝炎感染治疗的建议。
“很多人有时几十年都不知道自己感染了丙型肝炎,”世卫组织人类免疫病毒/艾滋病司(全球肝炎规划就设在该司)的政策、战略和公平问题高级顾问Andrew Ball说。“世卫组织发布该指南,旨在强调有必要向广大公众提供关于肝炎的更多知识和教育。提高对丙型肝炎相关风险的认识以应对对服务的需求,提升实验室能力和临床服务,从而使更多的人得到检测、治疗和治愈。”
世卫组织公布上述指南的同时,还介绍了更有效和更安全的口服抗丙型肝炎药物,并且预期在今后几年中有望推出更新的药物。“目前大多数有需要的患者负担不起丙型肝炎治疗。眼下的挑战是确保有需要的每一个人都能获取这些治疗药物” ,世卫组织基本药物和卫生产品司高级顾问Peter Beyer说。
贾继东也向财新记者表示,应该响应世卫组织的倡导、借鉴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由国家层面采取积极有效的公共政策来有效对抗慢性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其措施应包括在保护病人隐私和平等教育和就业权益的前提下鼓励病毒性肝炎的筛查,还应该由政府高层机构强力推动和医药厂商之间的谈判有效降低药价,同时不断完善医保和新农合报销政策,使更多的慢性肝炎患者得到合理、有效、可支付的治疗。
“经验已经表明,需要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来提高治疗的可及性,包括要建立对治疗的需求。”Peter Beyer说。■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