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五看让肝炎原形毕露

发布日期:2014-11-17 05:49:54 浏览次数:1600

进入春夏之交以来,医院传染科就诊的肝炎病人明显多起来,其中小患者占了一多半。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春季是肝炎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小患者的病情大多较重。

甲肝和戊肝有较明显的流行季节,一般是在冬春季,而乙型和丙型肝炎是常年散发,没有明显的流行季节,但慢性肝炎患者常受到气候,特别是春季潮湿气候的影响而容易复发。有不少孩子患上肝炎后,其父母竟毫无察觉,直至病情“原形毕露”才想到上医院,既贻误了治疗时机,也易传染给他人。如果父母能对孩子进行细致观察,就可以及时发现肝炎的“蛛丝马迹”。

一看精神,注意看小孩的精神状况是否良好。如果原来一直天真活泼、顽皮好动,突然变得懒得动、疲倦、思睡,这就要引起注意了。

二看食欲,观察小孩食欲是否正常。要看最近吃饭香不香,饭量是否下降,尤其是如果一见到肉或闻到油腻味就呕吐,那就应注意是否已患上肝炎了。

三看面色,主要观察面部特别是巩膜和结膜(白眼球)是否发黄,继而是否有周身皮肤发黄。如见黄疽,应提高警惕。

四看大小便,如果大便不成形或时而腹泻,颜色变浅,如白陶土状或小便呈深黄色,外观如浓茶水一样,有时尿液浸在尿布或衣服上留有黄色痕迹,这些都是黄疸型肝炎的早期症状。

五看上腹部是否疼痛,如果小儿肝脏肿大,可表现出右上腹有隐痛或连续性胀痛感,尤其以夜间为甚。个别患儿还可表现为脾大,并伴有脾区疼痛,常用手自觉不自觉地按抚上腹部。

小儿肝炎在临床上以甲型肝炎为主,多为黄疸型,同时黄疸前期比成人短,而且发热较多见。在消化道症状中,以腹痛较多见,可达一半以上,常常容易误诊为上感、胃肠炎阑尾炎、肠蛔虫症,甚至急腹症等。由于儿童肝脏相对比成人大,血液也比成人丰富,有利于肝病恢复。因此小儿肝炎总的来说,具有病程短、恢复快、转成慢性肝炎比率低等特点。也有专家指出,由于幼婴的免疫功能尚未成熟,肝细胞的分化代谢处于幼稚阶段,一旦乙肝病毒人侵,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就能整合到肝细胞染色体基因中去。整合后的含病毒肝细胞,非但不受细胞和体液免疫的攻击,而且能继续增殖形成克隆,向肝癌方向分化。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到对小孩肝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肝炎是可以预防的,但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学校、幼儿园以及家庭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切断每一个可能传播的途径。要教育孩子们做好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喝生水,不吃在小摊小贩处买的零食,不共用茶杯、餐具、牙刷等,不咬手指以免病从口入。学校、幼儿园要定期消毒门窗、墙壁、地面以及小儿易接触到的地方,小儿的餐具要经常煮沸消毒。发现肝炎患儿,应立即及时报告有关防疫部门,并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对所在班进行消毒及医学观察。家长带宝宝去公共场所,要避免用手乱摸。在外用餐要到卫生条件较好的饭店去。平时加强小儿体质的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尽量避免给小儿使用血制品,打针输液(血)到正规的医院。

对儿童进行肝炎疫苗免疫是国家控制肝炎的主要策略。甲型肝炎疫苗主要用于幼儿、学龄前儿童及其他高危人群。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接触甲型肝炎病人的易感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已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主要用于阻断母婴传播和新生儿预防及其他高危人群。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严格按照“谁接生谁负责接种第一针”的原则和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要求,确保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值得一提的是,与成人感染肝炎的途径不同的是,

儿童可经垂直传播被感染。如果母亲是肝炎病毒携带者,其新生儿的感染率为85%左右。因此,其母亲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用于母婴传播的阻断。

肝炎患儿的治疗有一定特殊性,病情严重的患儿要住院治疗,在家休养的患儿要加强营养和锻炼身体。儿童活泼好动,很难控制其休息,家长要针对这个特点给儿童讲故事,适当看些画报,电视等,以调整儿童的休息与活动,并让儿童保持每天午睡2小时。在急性期食欲不振时,可多吃易消化易吸收富有营养的食物,且为儿童准备日常喜爱的食物,如牛奶、水果、新鲜蔬菜等。病儿食欲恢复正常后,也要防止其进食过多,伤及肠胃或出现脂肪肝。药物一般给予多种维生素、酵母片等,增进食欲,保护肝脏。也可以服用一些清热利湿、健脾和胃的中药。

上一篇:手指发黄 肝病带来的信号 下一篇:老人乙肝有何不同?

乙肝大三阳症状 | 乙肝大三阳病因 | 乙肝大三阳危害 | 乙肝大三阳传染 | 乙肝大三阳检查 | 乙肝大三阳治疗 | 乙肝小三阳症状 | 乙肝小三阳病因 | 乙肝小三阳危害 | 乙肝小三阳传染 | 乙肝小三阳检查 | 乙肝小三阳治疗 | 乙肝大三阳 | 乙肝小三阳 | 乙肝病因 | 乙肝症状 | 乙肝治疗 | 乙肝传染 | 乙肝预防 | 乙肝用药 | 乙肝疫苗 | 乙肝歧视 | 病毒携带者 | 康复病例 | 乙肝两对半 | 乙肝肝功能 | 转氨酶 | 胆红素 | 乙肝五项 | 病毒DNA | 乙肝性爱 | 安全孕育 | 饮食调理 | 乙肝保健 | 肝癌 | 甲肝 | 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丙肝 | 囊肿 | 肝纤维化 | 乙肝大三阳 | 乙肝小三阳 | 肝功能 | 肝硬化 | 肝腹水 | 脂肪肝 | 肝病 | 肝炎 | 乙肝临床表现 | 乙肝检查诊断 | 乙肝病因病理 | 乙肝传播途径 | 乙肝生理解剖 | 乙肝主要危害 |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