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产的业委会
2月27日,业主与管理处冲突现场。 视频截图
从发起筹建业委会至今,南海某小区的业委会筹选工作已进行了5个多月,其间遭遇匿名投诉、假选票,甚至发生业主与管理处之间的流血冲突。筹备组成员深感“压力太大”的同时,并未放弃维护自身权利的努力。在一度搁浅之后,近日筹选工作再度启动。“难产”的业委会什么时候能诞生,仍充满着未知和变数。
基站维权成功
南海桂城往文华北路方向,有13栋浅蓝色高楼异常显眼,这个小区自2005年开盘,2007年搬进第一批住户后,至今一、二期1720户业主已陆续入住。虽然从开盘时的每平米三四千,涨到如今的六七千,但与南海桂城和平洲那些上万元楼盘相比,这里仍有价格优势。所以小区一、二期很快销售一空,三期也开始修建。
“都希望这里成为一个美好家园。”住在5B栋的朱天旺说,可惜现实让他有点失望,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接踵而来:小区西门口成了垃圾堆,每年夏季因高温滋生的老鼠苍蝇肆虐,楼梯间经常弥漫着臭味,装修垃圾和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清理,遇到刮风就尘土飞扬。另外,至2009年底,小区内的消防设施超过一半损坏,“个别电梯无法正常使用”,朱天旺感叹道:“虽然问题不少,但我们向管理处投诉后,多多少少得到一些改善。”
2009年9月,一件业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积怨从忍耐走向爆发:在1号楼顶楼建有一个基站。“基站藏在房间里,楼顶上的天线被我们发现”,细心的业主在其他楼顶还发现了联通和电信的基站。开发商一位负责人解释,建基站是因为小区信号不好,也是为业主的利益考虑。但业主却认为,如此密集的基站辐射对小区居民有不良影响,“经常失眠、烦躁,头发也脱落”,这引发了业主要求拆除基站的行动。从去年9月27日至10月中旬,数十业主多次要求面见开发商,被拒绝或爽约后,21日,有业主在1号楼3座悬挂长达几十米的横幅。当晚,在当地叠二居委会和桂城房管部门的介入下,开发商终于派出代表与80多名业主协商。在业主强烈抗议下,几个基站暂停工作。
决定筹选业委会
有了拆除基站的成功案例,有业主认为成立业委会势在必行。28岁的陈阳在基站维权事件上表现积极,这次,她又成为筹备业委会的发起人。“我们两年来一直没有业委会,每次维权大家的力量都是分散的,有了业委会,以后出现这种事情可能会更好解决一些。”陈阳的提议立即获得10多名业主的响应。
2009年11月11日,由10多名业主签名的成立业委会申请函同时提交到桂城叠二社区居委会和南海桂城房管所。同时,在小区各个公告栏都张贴了倡议书。申请函很快得到政府的同意。11月29日晚上,筹备组第一次会议在管理处会议室召开。“我们都觉得挺顺利,管理处也提供了场地,政府也来了人参加。”陈阳回忆说。在参会的20多人表决下,产生了以居委会工作人员陈安灼为组长、两名业主为副组长的16人筹备组。陈安灼以政府人员和组长的身份作了讲话:“争取在三个月内选举产生首期业委会。”
筹备组成员吴文超,一直在物管行业工作,起草《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议事规则》就落在他的肩上,其他成员登门拜访所有业主,以期签字支持并积极参与业委会选举。其间,筹备组向2000名业主发去了短信,得到回复和来电咨询的超过1000个。“我们不但赞同,还给他们资金方面的支持。”业主李先生说,由于筹备组前期缺少经费,他给筹备组捐了500元。“我们一共得到业主8000元现金资助,老李起头倡议了一下,很多业主响应,一百两百地送到我们手里。”吴文超说。
一个月后,一万多字的选举办法和议事规则终于完成。“经过居委会和房管所的审查后,最终通过并向全体业主张贴公布。”筹备组成员王惠仪说,议事规则争议最大的就是业委会委员该不该发补贴,“最后大多数成员还是认为业委会是自愿服务,首期委员取消了每个月的补贴。”36岁的家庭主妇刘力华每天闲来无事也加入筹备工作,每栋楼每一家地叩门签字,得到200多业主的支持。“反正我们就是替大家跑跑腿,也不图个啥。”
12月28日晚,在居委会和房管所的参与下,通过差额选举,13人进入业委会候选名单。这13名候选人包括了教师、银行职员、个体户、家庭主妇和公司主管等。按要求,13人名单在小区公示栏公示15天,接受业主的监督和意见。筹备组当时认为,如果一切正常,2010年1月15日公示结束后,小区将选举产生空缺三年的业主委员会。
神秘“忠告”发难
2010年1月中旬,候选人公示期间,小区公告栏出现了一则落款为“一群实话实说的业主”的《忠告》。这份《忠告》由小区保安张贴,没有具名,管理处负责人称:“受一名业主委托张贴”。
《忠告》不失尖锐地指出:筹备组成员有16人,超过了《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7至15人的规定;筹备组制定的议事规则规定,业委会活动经费为小区每平米每月0.04元,每年有10多万,经费过多;业委会候选人集中在几栋楼,且全为筹备组成员,没有广泛的代表性等。同样的投诉同时出现在南海区信访局和新闻发言人网络上。
“我们有接到投诉,信访局也把投诉转到了建设局,我们觉得情况比较严重,必须介入调查。”南海区建设局房产管理市场科王科长说,在他们建议下,1月30日,筹备组暂停工作。
“如果业主有意见,可以直接向筹备组反映,最好是参与进来一起干,这件事最有可能就是管理处所为。”吴文超说,他的理由是,投诉的内容和开发商每次参加筹备组会议时提出的反对意见一样。“候选人产生后筹备组都是跑腿的,当然多多益善。”但这一问题最终还是以一名成员退出来解决。至于年费过多的投诉,建设局并未反对,“大部分业主同意就行”,王科长说。陈阳等则认为,活动经费由业委会民主决定,现在提这个问题为时过早。
“他们是担心成立了业委会,将来炒掉物管,所以才乱举报。”吴文超计算说,小区22万多平米,目前的管理费加上600多个车位的收费,管理处每个月有30多万元的收入,除去成本有10多万元的利润,“一年就是100多万啊”。
对此,管理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虽然《忠告》是保安所贴,但只是受业主委托,内容并不代表管理处的意见。他们也否认投诉是开发商行为,“我们一直都很支持成立业委会。”
假选票酿流血冲突
筹备工作被叫停后,南海区建设局表示将在3月3日给出具体指导意见,然而在2月底,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管理处工程部办公室出现假选票。
“2月26日下午,一些业主告诉我,管理处打电话让他们去领选票。”吴文超说,刚刚印好的选票还没有发给业主,“他们哪里来的选票”。次日下午1时许,吴文超和朱天旺等四名业主来到管理处。“我们在工程部办公室发现了一沓打印好的选票。”吴说,这沓选票大概有三四十张,其中有七八张已经填好,选票格式和内容与筹备组的完全不一样,上面的13个候选人全部变了名,大部分是与开发商和物管有关系的小区业主,“省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开发商和物业的亲戚,不能成为小区业委会委员。”
为讨说法,吴文超等对管理处副主任张晓凌进行质问,双方在争夺这些假选票的过程中发生言语冲突,进而发展为激烈的肢体冲突。当天的监控录像显示,两人情绪都非常激动,均有挑衅动作。在扭打过程中,张晓凌掏出对讲机,对着吴文超的头砸了三下,吴头部当即血流不止。“他要打我,我掏出对讲机砸了他三下,看他流血了我就没再打了。”张晓凌说。但管理处负责人称,大家都是个人行为,他们也撤销了张的副主任职务。
筹选工作再启动
打架事件发生不久,C2000论坛出现一帖子,图文并茂地讲述了假选票和业主被打伤的过程,最后将矛头指向建设局,认为建设局替开发商说话,阻碍业委会成立。帖子已获近2万的点击,跟帖498个。大部分网友支持业主筹选业委会,指责开发商暗中勾结政府部门阻止选举。
有业主表示,南海区出台的物管实施办法,多处与省有关规定相抵触。例如,前者规定筹备组成员一般为7至13人,而后者规定7至15人;前者规定业委会委员由5至9人的单数组成,而后者规定5至15人。许多业主认为,下位法应服从上位法,但南海却用区里的办法来衡量,这些都可能成为不能通过区建设局审批的理由。不过建设局解释道,这是由于南海区办法出台在先,最终还是会以省里的规定为准。
3月3日晚上8时,有建设局王科长、居委会陈安灼和开发商、业主一起参加的协调会再次召开。王科长代表建设局建议,筹备组预留三期业委会委员名额,修订选举办法和议事规则等,同时表示,冒用筹备组名义发放选票的行为不合法,选举结果无效。“我们也对小区管理处作出通报批评,强调不得干扰依法进行的首次业主大会筹备工作。”
中止1个多月的筹备工作,在3月11日建设局指导意见出台后重新启动。筹备组再次将修改后的议事规则和选举办法提交给房管部门审批,但目前仍没下文。
采写:本报记者门君诚
大事记
2009年
11月初在10多位热心业主商议下,业委会筹备工作启动;
11月11日申请函提交到桂城叠二社区居委会和南海桂城房管所,获得同意;
11月29日产生以陈安灼为组长的16人筹备组;
12月28日通过差额选举的办法,产生13位候选人。
2010年
1月候选人公示期间,因被投诉筹选不公,筹选工作暂停;
2月25、26日物管处出现假选票;
2月27日筹备组成员与管理处发生冲突;
3月3日建设局、居委会和开发商、业主举行协调会;
3月11日建设局指导意见出台,筹选工作重新启动。
编辑:顾剑波
此新闻地址:http://fs.oeeee.com/a/20100414/872420.html
[复制]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