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案难产折射新疆代表责任意识
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新疆代表团抵达驻地后,立即吸引了中央和内地多家媒体的目光,代表们被问得最多的就是准备提交什么样的议案或建议。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不少代表2013年十分沉着冷静,不急于说出议案的内容,而是回答:我们所带来的议案还在修改和完善之中。
来自企业界的武钢代表准备提出一份关于“西风东送”的议案,呼吁国家加快新疆新能源建设的步伐。他已经与企业界的其他代表商讨了多次,议案也是几经修改,尚在完善之中;热汗古丽·依米尔代表是浙江省慈溪市宁波双源纺织发展有限公司新疆部员工的负责人,她是克州阿克陶县劳务输出的优秀代表,她想到的问题很多,有发展当地教育的,有改善交通状况的,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最终,经过两天的冷静思考,她决定将议案落脚于如何加强规范与服务劳务输出。
从这些代表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履职方式有了很大变化,提出的议案或建议不再追求数量,而是经过冷静思考,提出一份高质量、有分量的议案建议。代表们的这份认真,源于他们对人大代表职能的深入理解,也源于新疆这几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带给他们的自信。
这种变化的背后,无疑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人大代表的责任意识在增强,解决难点问题的科学机制在完善,求真务实之风越来越强了。
在3月5日下午新疆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诸如“中国梦”、“城镇化”、“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控制房价”、“惩治贪污腐败”等话题,代表们均有涉及。这些话题之所以热,在于广大百姓普遍关注。以反映民意为己任的代表们,当然会密切关注这类问题。在谈及这类话题时,代表们不是空泛的表态,更没有人云亦云,而是拿出深入基层的如实调研结论,有翔实的数据,有精辟深入的分析,还有深思熟虑的解决对策。
按照人大工作相关要求,提出议案一般都需要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否则就容易陷于泛泛而谈。不少人大代表,特别是新任代表都能提出有质量的议案或者建议来,说明他们平时在工作生活中对社会发展的深入关注,同时也折射出他们强烈的责任意识。(记者 向东 )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