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酒精性肝硬化

发布日期:2014-10-29 12:09:00 浏览次数:1595

1.代偿期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以乏力纳差出现较早,肝轻度肿大,质地结实或偏硬,脾轻、中度肿大。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或轻度异常。

2.失代偿期症状显著,主要有消瘦乏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厌食,上腹饱胀、恶心呕吐腹泻。常有鼻出血、牙龄出血和胃肠道出血,还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女性可表现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男性常有性欲减退毛发脱落及乳房发育等。

3.体检患者面部、颈、上胸等上腔静脉引流区可出现蜘蛛病或毛细血管扩张。在失代偿期肝脏可缩小变硬,脾脏轻、中度肿大,腹部可见腹壁静脉曲张,叩诊可发现腹水

本病无特效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针对病因和加强一般治疗,使病情缓解及延长其代偿期,对失代偿期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和抢救并发症;对有门脉高压的患者应采取各种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措施,包括选择好适应证和时机进行手术治疗。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代偿期患者宜适当减少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失代偿期应卧床休息为主。

2.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有肝性脑病先兆时,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有腹水时饮食应少盐或无盐。禁酒及避免进粗糙、坚硬食物;禁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3.支持治疗失代偿期患者食欲缺乏,进食量少,宜静脉输入葡萄糖、维生素c、胰岛素、氯化钾等,应特别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病情较重时应用氨基酸,白蛋白或鲜血。

二、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品种繁多的护肝药不宜滥用,以少用药和用必要的药为原则。平日可用维生素和消化酶。

腹水治疗①限制钠、水的摄入;②利尿剂常用的有保钾利尿剂安体舒通20-60mg,每日3次,如效果不显著可用双氢克尿塞或速尿;③导泻,如利尿剂无效,或在合并肝肾综合征低钠血症时,可用甘露20g每天l-2次日服。

三、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肝郁脾虚证:胁肋胀痛胸闷腹胀,食欲减退,大便不实或溏,精神不振,舌苔薄白,脉细弦。疏肝健脾。代表方:柴芍六君子汤、逍遥散加减。

2.瘀滞肝络证:胸胁右侧刺痛,肝脏肿硬,按之痛甚,腹大坚满,脉络怒张,面颈胸臂有血病,丝状红缕,手掌赤痕,唇色紫褐,口渴不欲饮,大便色黑,舌质紫红或有斑点,脉细涩。行气化瘀通络。代表方:膈下逐瘀汤加减。

3.寒湿困脾证:右胁疼痛肝脏肿大,脘腹痞胀,手足不温,下半身胖肿,口和不渴,大便溏薄,舌苔厚腻,脉沉迟。温中健脾,化湿利水。代表方:实脾饮加减。

4.气血两虚证:右胁疼痛,腹部胀大,面色萎黄,视物昏花,心悸健忘,纳少,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健脾益气,补血养肝。代表方:人参养营汤加减。

5.肝肾阴虚证:肝区隐痛,腹胀纳差,倦怠乏力,头晕目眩,口干口苦,心烦失眠,舌谈红,苔薄白,脉弦细或弦数。滋补肾阴,柔肝软坚。代表方:麦味地黄丸合青篙鳖甲散加减。

(二)针灸治疗

体针选肝俞脾俞、中封,用平补平泻法,每日针刺一次,每次取穴2-3穴,5日为一疗程。

耳针取肝、胃、皮质下、内分泌等穴,中度刺激或留针。每次选用2-3穴,隔日一次,或每日一次。

(三)单方验方

1.鸡骨草30g,丹参15g,水煎服。

2.京葫芦12g,冬笋12g,水煎服,适用于腹水病人。

3.丹参桃红饮丹参30g,桃仁10g,红花10g,大枣lO枚,水煎服,食枣喝汤,每日1-2次,可选用数周。适用于瘀阻肝络证。

4.茵陈姜桂饮茵陈15g,干姜6g。桂枝lOg,水煎,加红糖适量,每日l剂,适用于寒湿困脾证。

5.鲤鱼赤豆汤鲤鱼l条(约一斤,去鳞及肠杂洗净),赤豆120g,五味子10g,陈皮6g,共煮至熟,加白糖适量,吃鱼喝汤。可常食用,适用于肝肾阴虚证

当上述治疗无效时采用: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定期少量、多次输注白蛋白及鲜血。

腹水浓缩回输,但有腹水感染及疑有癌性腹水时不能采用本法。

本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肾功能衰竭时,应作出相应的治疗。

其实面对酒精性硬化,戒酒是必要的条件,然后对于已经是肝硬化的患者要针对当前的病情选择合适的疗法。而生物修复疗法,对于各型、各期肝硬化进行综合治疗,经过长期的临床摸索,从中取得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和良好的效果反馈。生物修复疗法治疗肝硬化能有效地逆转肝脏纤维化,抑制肝硬化的发展,疗效肯定。而且生物修复疗法对肝硬化有长期缓解和组织修复的作用,可将部分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转为代偿期。

酒精性肝硬化的预后要比其他类型肝硬化为好。无腹水、黄疸或仅有一次呕血史,而已戒酒的肝硬化患者,5年生存率89%,而继续饮酒者则降到68%;出现腹水、黄疸或有多次呕血史的患者,即使戒酒5年生存率也只有60%,继续酗酒者仅34%。

酒精性肝病不同临床病理阶段的预后是不同的。酒精性脂肪肝一般预后较好,戒酒后2~4周肝内脂肪可逐渐消退。约23%酒精性肝炎在平均8年货更长时间发展为肝硬化,就基本高兴肝炎主要死因是肝功能衰竭,但如能及时戒酒,并经适当治疗后,多数可恢复,病死率降低。

酒精性肝硬化者如及时解救,平均5年存活率为60%;若继续饮酒,5年存活率为5%,且部分病人并发原发性肝癌

1.饮食方面应提供足够的营养,食物要多样化,供给含氨基酸的高价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低脂肪、少渣饮食,要防止粗糙多纤维食物损伤食道静脉,引起大出血。

2.血氨偏高或肝功能极差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以免发生昏迷。出现腹水者应进低盐或无盐饮食。

3.每日测量腹围和测定尿量,腹部肥胖可是自我鉴别脂肪肝的一大方法。

4.注意出血、紫癜、发热、精神神经症状的改变,并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

5.补硒养肝,补硒能让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水平,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作用,硒麦芽粉、五味子为成分的体恒健养肝片,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作用调节免疫,对养肝、护肝有良好

作用。

1食物宜软和易消化,不能坚硬;也不宜太热。因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往往存在门脉高压与食管静脉曲张,坚硬、过热的食物容易引起曲张的食管静脉破裂而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2、低盐少渣,钾盐替代普通食盐。食盐主要为氯化钠,体内钠的增加会导致水的重吸收增加,促进腹水与四肢水肿形成。因此,腹水患者均需要限制钠盐,变淡口味。15%的腹水患者仅仅通过限盐,即可以发生自发性利尿,促使腹水消退。而有的患者腹水治疗好转后,因为不能控制重口味,自己悄悄吃些酱菜、火锅、卤菜等含盐较多的食物,而重又诱发腹水。当然,所谓的限盐,并不是一点盐都不吃,每天可吃5克左右的食盐(包括含盐的食物与药物)。过于严格的限制,一方面使患者难以忍受而自暴自弃;另一方面,易导致低钠血症,诱发脑水肿,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嗜睡、甚至抽搐昏迷等。替代办法:用钾盐替代普通食盐。

3少吃多餐,注重质量,总量渐增。

血清白蛋白低下是腹水发生的重要原因,由于营养不良包括吸收障碍,白蛋白等合成减少,会使腹水难以消退或加重。有研究表明蛋白质营养不良是肝硬化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营养支持治疗对于改善慢性肝病患者预后非常必要。可以服用一些蛋白粉、氨基酸等,而对于多数食欲正常的患者,可以少食多餐,并提倡加餐。只要没有肝性脑病,大便正常,就应该鼓励进食富含蛋白质的牛奶、鸡蛋、鱼类、肉类等。

4、促进利尿。向医生学会使用适量利尿剂,结合食药选择有不少食物有促进小便排泄而减轻腹水的作用,可以适当用在膳食中。例如:萝卜、赤小豆、西瓜、茶叶、鲫鱼、玉米(须)、马兰、生姜、豆腐等豆制品,等等。

5学会评估食物是否合适:吃了饱胀不行,吃了便秘或腹泻都不行,吃了肚子变大即测腹围增加,或体重短时间增加不行,吃了24小时出入液量缺口大不行。

1、胃痛、胃涨、胃酸明显加重,伴随无规律的疼痛,发作周期越来越短。

2、心窝部隐隐疼痛,疼痛呈辐射状,常规药物不断加量,很长时间才能缓解疼痛。

3、食欲不振,饮食开始减少,经常恶心、呕吐、体重减轻,一天比一天消瘦,相继伴有乏力、贫血。

4、肚子发重,大便时间无规律,不明原因的腹泻,便形异常,多为粘液便或稀便,排便有轻微疼痛。

5、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排便黑的情况居多,普通抗菌消炎药无效,腹泻难以控制,低度或中度发热。

一、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二、上消化道大量出血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大多数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但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如并发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贲门粘腆撕裂综合征等。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因粗糙食物、化学性刺激及腹内压增高等因素而引起,常表现为呕血与黑粪。若出血量不多,可仅有黑粪。大量出血则可致休克,并诱发腹水和肝性脑病,甚至死亡。出血后原来肿大的脾脏可缩小,甚至不能触及。

三、感染肝硬化患者由于脾功能亢进,机体免疫功能减退而抵抗力降低,以及门体静脉间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了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的机会,故易并发各种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结核性腹膜炎、胆道感染、自发性腹膜炎及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等。自发性腹膜炎是指肝硬化患者腹腔内无脏器穿孔的腹膜急性细菌性感染,发生率可占肝硬化的3~19%。

四、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多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有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并发肝癌的可能性,①在积极治疗下,病情仍迅速发展与恶化;②进行性肝肿大;③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肝区痛;④血性腹水的出现;⑤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发热;⑧甲胎蛋白持续性或进行性增高;⑦B型超声或放射性核素肝扫描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

五、肝肾综合征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且未获恰当治疗时可出现肝肾综合征。其特征为少尿无尿氮质血症、低血钠与低尿钠。肾脏无器质性病变故亦称功能性肾功能衰竭。此并发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预后极差。功能性肾功能衰竭的持续存在和发展,也可导致肾脏的实质性损害,而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六、门静脉血栓形成约10%结节性肝硬化可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与门静脉梗阻时门静脉内血流缓慢、门静脉硬化、门静脉内膜炎等因素有关。如血栓缓慢形成,局限于肝外门静脉,且有机化,或侧支循环丰富,则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如突然产生完全性梗阻,可出现剧烈腹痛、腹胀、便血、呕血、休克等。此外,脾脏常迅速增大,腹水加速形成,并常诱发肝性脑病。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