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肝硬化走进后期 仍需密切关注

发布日期:2014-11-14 06:34:14 浏览次数:1595

硬化为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具体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导致肝硬化。

肝硬化的发病在西欧、北美以酒精中毒为主,在中国大陆的肝炎后期肝硬化为最常见,20-50岁男性多发。肝炎后肝硬化,多数为大结节性肝硬化,如病程缓慢迁延、炎性坏死病变轻,也可表现为小结节性肝硬化。从乙肝、丙肝发展至肝硬化,短者数月,长者10年、20年。急性与亚急性肝坏死患者也可以直按发展为肝硬化。

近年来,由于喝酒的人数比例上升,酒精性肝硬化也有上升趋势。 一般来说,肝硬化的形成必须经过肝细购变性坏死、肝内纤维化、假小叶形成三个阶段。

肝脏形成肝硬化后,必然造成肝内外门静脉血流瘀阻,可使门静脉压力增高引起充血脾肿大,胃、肠、腹膜瘀积性充血和侧支循环建立等一系列变化的门静脉高血压症。

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尽管相当复杂,但最根本的因素为血浆血蛋白的减少,它是引起钠潴留的最重要因素,而门静脉高压则是使水分主要潴留在腹腔的主要原因。

初次出现腹水或少量腹水者,注意卧床休息,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2-4g)。适当限制水的摄入量(每日入水量约1-1.5L)。应合理营养,加强保肝治疗,经常检查肝功、肾功及血电解质,对于低蛋白血症者,适量补充白蛋白、血浆,这样可使部分患者腹水消退。

通过休息、限盐等措施疗效不明显者,应考虑使用利尿剂,促使水钠排出,减少腹水。常用的有保钾利尿剂如安体舒通、氨苯喋啶。因为腹水的发生与血浆中醛固酮水平有关,而安体舒通能够竞争性抑制醛固酮对水钠的潴留作用,增加肾脏对钠的排出而起利尿作用,所以常把安体舒通作为首选药物治疗腹水。

排钾利尿药有速尿、丁脲胺、利尿酸等,可抑制肾脏对钠、氯的吸收,同时排出钾,利尿作用强大,服用30分钟即产生作用。噻嗪类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塞,为中等强度利尿药,同时促进钾排出。利尿剂的应用先小量再逐步加量,先单一用药再联合用药。

肝硬化腹水是肝病的晚期阶段,腹水的消退并不意味着肝硬化好转,有时腹水聚然消退,可以引起肝性脑病及其他危症出现。为此不能认为腹水消退,肝硬化就能痊愈。

当肝硬化腹水消退后,因饮食不节、情绪波动、起居无常或调治不当等诸多因素,在短期内腹水再泛者十有八九,甚者可引起高热昏迷、出血、无尿、形脱等危症险出,因此,肝硬化腹水消退后,仍应重视继续治疗。

乙肝大三阳症状 | 乙肝大三阳病因 | 乙肝大三阳危害 | 乙肝大三阳传染 | 乙肝大三阳检查 | 乙肝大三阳治疗 | 乙肝小三阳症状 | 乙肝小三阳病因 | 乙肝小三阳危害 | 乙肝小三阳传染 | 乙肝小三阳检查 | 乙肝小三阳治疗 | 乙肝大三阳 | 乙肝小三阳 | 乙肝病因 | 乙肝症状 | 乙肝治疗 | 乙肝传染 | 乙肝预防 | 乙肝用药 | 乙肝疫苗 | 乙肝歧视 | 病毒携带者 | 康复病例 | 乙肝两对半 | 乙肝肝功能 | 转氨酶 | 胆红素 | 乙肝五项 | 病毒DNA | 乙肝性爱 | 安全孕育 | 饮食调理 | 乙肝保健 | 肝癌 | 甲肝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丙肝 | 囊肿 | 肝纤维化 | 乙肝大三阳 | 乙肝小三阳 | 肝功能 | 肝硬化 | 肝腹水 | 脂肪肝 | 肝病 | 肝炎 | 乙肝临床表现 | 乙肝检查诊断 | 乙肝病因病理 | 乙肝传播途径 | 乙肝生理解剖 | 乙肝主要危害 |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