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宝宝缘何患上肝硬化
肝硬化晚期大都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可有个6个月大的婴儿(化名跳跳),出生后一直黄疸,全身发黄,看上去也只有3个月的孩子那么大,被人称为“黄金宝宝”。经检查,跳跳竟然患上了肝硬化,且已是晚期。近日,湘潭市中心医院接诊了跳跳。
多科室合作解除
“先天障碍”
据湘潭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马劲松主任医师介绍,跳跳妈妈怀孕5个月时做产检,B超发现孩子腹腔内有个大肿块,医生建议引产。但夫妻俩还是执意将孩子生下来。没想到,竟然患上了肝硬化晚期。
仅6个月大的孩子为什么会患上肝硬化呢?马劲松说,跳跳的肝硬化是由“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引起。由于跳跳的胆总管下端发育异常,肝脏产生的胆汁不能顺利排入肠道,大量的胆汁淤积在肝脏不能排出,最终引发了淤胆性肝硬化。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病例,病情已经严重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需尽快手术。
通过小儿外科、小儿内科、麻醉科等科室的多次集体会诊讨论和充分的术前准备,医生为跳跳成功进行了胆总管囊肿切除+胆囊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顺利切除了胆总管囊肿,一举解除了患儿肝硬化的“先天阻碍”。多科室联合手术后,跳跳恢复很快:术后第2天就排出墨绿色大便,证明胆汁顺畅地流入肠道;术后第5天,“黄金宝宝”皮肤退黄,当日复查肝功能,转氨酶正常,胆红素较术前下降一半。目前跳跳已痊愈出院。
多种因素致小儿肝硬化
马劲松表示,小儿肝硬化十分罕见,除了上述病例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可导致小儿肝硬化外,新生儿肝炎、营养不良、肝豆状核变性、肝吸虫病、半乳糖血症、肝型糖原累积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以及先天性胆道闭锁等都可导致小儿肝硬化的产生。因此,这些疾病均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此病临床症状悬殊,代偿期可仅有食欲不佳、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失代偿期,患儿渐见消瘦、乏力,出现腹水、脾功能亢进,有出血倾向,也可见肝掌、蜘蛛痣,但婴幼儿时期较少,且面色晦暗,常伴有贫血等。一旦通过检查发现孩子患有肝硬化,应该尽快选择手术(最好在出生后3个月内手术),如果一味想着把孩子养大一些养胖一些再进行手术,往往会耽误病情,让肝硬化进一步加重,最终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马劲松提醒广大父母,孩子患病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及时救治,长期观察,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这样的患儿完全可以治愈。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