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哈院干细胞移植让晚期肝硬化患者重获新生
长城网衡水12月17日电(通讯员王亮 卢乔 记者张东振 )今天,一名肝硬化晚期患者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简称哈院)成功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后,康复出院。采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等疾病是哈院专家在新技术方面的又一探索和进步,这项技术将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和健康。
武邑县紫塔乡养殖专业户孙福生(化名)今年11月初被查出肝硬化,严重的浮水、呕血、便血等并发症很快危及其生命。从当地医院转到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后,哈院呼吸消化科专家迅速采取措施对老孙实施抢救。输血、药物止血、下三腔双囊管止血、补充白蛋白等方法对这位晚期肝硬化患者已经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后来哈院呼吸消化科又采取经颈静脉穿刺实施肝内门体分流术等方法控制其呕血、便血和浮水症状。起初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随着孙福生病情的加重,这些方法也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眼看着家里的顶梁柱要垮掉,一家人心急如焚。
哈院呼吸消化科王丽华主任根据孙福生的实际病情,建议采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据王主任介绍,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世纪,21世纪则是细胞治疗的世纪。过去肝硬化晚期病人有效治疗只有肝移植,许多患者由于没有找到适合的肝源,只能放弃,而现在肝硬化患者又有了全新的治疗方法——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和肝衰竭。这种被医学界比喻为“平民化肝移植”的干细胞治疗方法,能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带来病情的好转。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及组织器官。医学界也将其称为“万能细胞”,通俗称 “干什么都行的细胞”。绝大多数疾病的根源在于细胞受损,而干细胞就是通过分化为特定细胞(如神经细胞、软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内代替受损的细胞,从而达到功能重建的目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原理是将脐带中分离出的干细胞,通过实验室培养增殖后,再回输到有病的肝脏,让这些细胞在肝脏内落户。有着很强分化能力的干细胞在肝脏微环境下“入乡随俗”地分化为肝细胞,以替代因退变、损伤、基因缺陷或自身免疫而受损的细胞,恢复肝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已有证据表明干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作用于肝纤维化发生的关键环节“肝星状细胞”,抑制其活性,达到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目的。
了解清楚干细胞的“神奇功能”后,孙家人决定接受这种治疗方法。11月18日,哈院呼吸消化科王丽华主任亲自带领医务人员远赴山东济南,从新生儿废弃的脐带血中提取出干细胞,一刻不停地返回哈院。在干细胞提取出来后的6个小时内,通过微创介入手段将其“种”到患者孙福生的肝动脉中。第二天,老孙出现低血糖症状,这说明干细胞已经成活并在迅速繁衍。老孙的食欲和精神状态比以前有了明显好转。一周之后,孙福生腹部、腰部、背部的水肿完全消失,尿量明显增多,胆红素下降到正常值,其他生理指标也都一一达到正常值,这说明干细胞已经转化成了肝细胞,取代坏死的肝细胞,从功能上行使其作用。
看着孙福生一天天迅速好转,一家人才算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病房内的其他肝硬化患者看到老孙恢复得非常好,都纷纷表示要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
据哈院呼吸消化科王丽华主任介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中,干细胞来自新生儿脐带血,这种原始的祖细胞几乎没有抗原性,患者肌体的免疫系统可以不识别,因此也不存在排斥反应。而且移植过程也并不复杂,微创介入手段避免了开放性手术带来的创伤,不会给患者留下明显的疤痕。目前,肝硬化、糖尿病足、股骨头坏死、脑梗死、重症肌无力等重症顽疾,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治疗。目前,哈院呼吸消化科外出学习的专家已经学成归来,在不久的将来,哈院将能够独立完成这项新技术,造福广大患者。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