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如何防治肝硬化

发布日期:2014-11-22 16:30:50 浏览次数:1600

硬化是由于各种病因长期损害肝脏,引起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是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饮食习惯以及环境因素的改变,肝硬化的发病呈上升趋势。了解和掌握肝硬化疾病的一些常识,对做好防治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引起肝硬化的病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病毒性肝炎。这也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病因,这类病因引起的肝硬化多为门脉性肝硬化。2.慢性酒精中毒。大量酗酒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硬化的形成。3.营养缺乏。有关营养不良导致肝硬化的论述尚无定论,但饮食中如缺乏必需氨基酸,可使肝细胞内酶活性受到影响,肝脏受到损伤、变性和坏死。4.循环障碍。循环障碍,如慢性心功能不全、肝静脉闭塞综合征等可致肝长期瘀血,肝细胞缺氧坏死和小叶中央纤维化,形成瘀血性肝硬化。5.其他病因。如慢性细菌感染、寄生虫、化学或药物中毒等原因均可导致肝硬化形成。

肝硬化形成的时间有长有短,可潜伏3-5年甚至更长时间,重症肝炎发展成为肝硬化的时间比较快。肝硬化早期的病情比较隐匿,以肝病症状表现明显,如疲劳消瘦、蜘蛛肝掌、肝轻度肿大、肝功能轻度异常,同时潜在有门静脉高压,消化道瘀血,吸收功能障碍而厌食恶心呕吐腹胀以及脾轻度肿大。晚期通常表现为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还会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感染等并发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是肝硬化致死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临床可通过肝功能、免疫学等实验室检查,X线,B超,CT等检查明确诊断。但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仍比较困难,有肝病病史或有典型蜘蛛痣、肝掌症状的应高度怀疑为肝硬化,并借助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防止病程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治疗肝硬化的主要原则。临床通常分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腹水治疗和并发症对症治疗。

预防肝硬化,首先要积极防治引起肝硬化的病因,治疗原发性肝病,避免迁延转为慢性,注意营养和劳逸结合,生活上注意合理调配,禁忌饮酒,不用或慎用损害肝脏药物或食物,定期检测肝脏情况。

名医档案

何善明——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肝胆内科荣誉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广西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

1977年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留校任教,从事内科学医疗、教学工作。曾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进修学习,在辽宁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均以优异成绩结业。长期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医疗工作,在中西医结合诊疗消化系统疑难重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医药诊疗胃肠肝胆疾病。

地址:南宁市华东路10号

电话:21880322188072

网站:www.gxrkyy.com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