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死亡率為何這麼高
近日﹐湖南湘潭產婦張某﹐在分娩時疑因羊水栓塞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死亡。那麼﹐在醫學發達的今天﹐為何還會有因羊水栓塞而死亡的案例呢﹖請關注──
說到羊水栓塞﹐大多數的人都是一知半解或莫名其妙﹐但是這個名詞卻令所有婦產科醫師聞之色變﹐甚至不願意去談論它﹗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楊慧霞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因為羊水栓塞是國內外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總是出其不意的發生﹐幾乎無法進行預測和預防。
羊水栓塞是羊水中一些物質進入母體循環後﹐引起母體對胎兒抗原產生的一系列過敏反應﹐有點類似青霉素過敏反應﹐但要比青霉素過敏還要來得快。
眾所周知﹐羊水的主要來源﹐孕早期主要是由羊膜上皮細胞分泌而來。自妊娠中期﹐胎兒腎臟開始工作產生胎尿﹐參與羊水形成。隨著胎兒逐漸長大﹐尿量逐漸增多﹐羊水中尿素﹑尿酸﹐肌酐等均增加﹐羊水中還有胎兒脫落的上皮細胞和毳毛及消化道和呼吸道分泌物。
自中孕期開始﹐胎兒不斷吞咽羊水﹐大部分隨胎兒血液循環轉輸至母體。
“栓塞”顧名思義就是阻礙﹑堵塞的意思﹐而“羊水栓塞”最直接的解釋就是在分娩過程中﹐羊水突然進入母體血循環﹐引起的急性肺栓塞﹑過敏性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腎衰竭或猝死的嚴重分娩併發症。現在也有研究認為是一種嚴重過敏反應。
通俗一點說就是﹕在分娩的時候﹐羊水通過子宮創面進入了母體的血液裡﹐這些物質進入母體血液﹐會引發肺栓塞﹑休克﹑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嚴重的併發症﹐並且孕產婦死亡率極高。
羊水栓塞有點像飛機失事﹐發病率極低﹐但一旦出現﹐病死率極高。
雖然醫學的進步已經能夠解決許多高危狀況﹐但羊水栓塞仍是讓醫生“談虎色變”。更可怕的是﹐以目前的醫學技術﹐沒有在產前檢查時查出羊水栓塞先兆的方法﹐所以也就不存在有效預防其發生措施。唯一令人欣慰的是﹐羊水栓塞的發病率並不高﹐僅為4/10萬─6/10萬之間﹐但死亡率超過60%─80%﹐所以救治難度很大﹐是一個死亡率很高的極其兇險的併發症。
首先表現在﹕孕媽媽可在分娩時﹑分娩後的短時間內﹐出現煩躁不安﹐寒戰﹑嘔吐﹐繼而咳嗽﹑呼吸困難﹐突然發生讓人猝不及防的休克。病情急驟的孕媽媽甚至在驚叫一聲後便血壓消失﹐數分鐘內即迅速死亡。
其次﹕孕媽媽會出現持續的陰道大出血﹐而且這種出血往往不能凝固﹐有時還伴皮膚﹑胃腸道及尿道出血。由於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即使輸入大量的鮮血也常常無法阻止血流不止以及循環衰竭。
數據顯示﹐一旦發生羊水栓塞﹐即使積極搶救﹐死亡率也十分高。死亡的時間快到可從數分鐘至數小時﹐約1/3的患者在發病半小時內死亡﹐另1/3在發病1小時內死亡﹐多由於肺血管栓塞引起﹐其餘1/3死於血液不凝或腎功能等多臟器衰竭。
由於羊水栓塞一旦發生病程進展迅速﹐往往來不及搶救。因此﹐醫生形容救治羊水栓塞如同跟“死神”搶奪生命一般。
很多媒體針對羊水栓塞一事﹐紛紛提出“產檢很重要”。對此﹐楊慧霞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羊水栓塞的發生與產檢沒有十分直接的關係。
“羊水栓塞多發生在分娩過程中﹐尤其在胎兒即將娩出前﹐或產後短時間內﹐剖宮產者多發生在手術過程中。”楊慧霞介紹說﹐由於羊水栓塞進展過程相當快速﹐通常是在產婦快要生產或是剛生產完的一段時間內﹐產婦會突然發生嗆咳﹑呼吸困難﹑紫紺﹑抽搐﹑血壓降低﹑休克﹑大量出血﹑甚至出現死亡的危機。
“即使產前進行了無數次檢查﹐但由於目前並沒有有效的預測羊水栓塞的方法﹐更沒有特別的方法去診斷﹐目前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和體征﹐但不幸的是許多羊水栓塞患者臨床表現並不典型﹐有時很難進行早診斷﹑早處理。”楊慧霞如是說。
“產前並沒有明顯的指征可以判斷孕婦是否會發生羊水栓塞。”楊慧霞強調﹐羊水栓塞搶救成功的關鍵在於早診斷﹑早處理。“及時的產科處理對於搶救成功與否有著密切關係。”
就病理生理學上來說﹐羊水栓塞的成因還並不完全清楚。當羊水和胎兒的細胞進入母體的血液循環會產生三個階段的反應﹕第一階段肺動脈血管痙攣並有肺高血壓和右心室壓力昇高﹐因此產生缺氧的狀況。缺氧又會導致心肌和肺微血管損傷﹐接著左心室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就會發生了。患者如果安全地度過了第一個階段並未死亡﹐接著就進入了第二個階段的反應﹐這個階段的特徵為大量出血並有子宮收縮無力和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可變成為產後大出血﹑血不凝﹑身體其他部位如皮膚和黏膜等出血。第三階段主要表現為腎功能衰竭﹐可出現尿少﹑無尿和尿毒症現象。
羊水栓塞如果在第一產程發病﹐應該積極改善孕婦呼吸循環功能﹐同時做好迅速進行剖宮產終止妊娠去除病因。如果在第二產程發病﹐應行陰道助產結束分娩。如果發生產後大出血﹐經過積極處理仍不能止血﹐就應當機立斷﹐行子宮切除術。
楊慧霞告訴記者﹐由於羊水栓塞產婦的病程進展和病情嚴重程度都不一樣﹐及早行全子宮切除術﹐即可去除致病因子﹐阻斷羊水成分繼續進入血循環又可控制胎盤剝離面出血導致的嚴重產後出血。“盡早診斷並切除子宮﹐搶救成功的幾率就會高一些﹐切晚了往往無濟于事。”楊慧霞遺憾地說﹐由於該病具有極高的兇險性﹐有時切掉了子宮也救不了命﹐這非常令人惋惜﹐但這也是產婦家屬必須面對的現實。(李穎)
[責任編輯:吳勁珉]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