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克以下早产儿 必须住暖箱
最近,泉州早产儿在暖箱中不幸夭折的新闻令许多为人父母者心痛。但部分家长也会心存疑虑和担心:一直被作为抢救早产儿、带病新生儿重要手段之一的暖箱,到底安不安全?对此,我市的新生儿病专家表示,早产儿、体重2000克以内的低体重足月儿需要使用暖箱保暖,出生时带有疾病的新生儿和病情不稳定的新生儿,也要入住暖箱以便观察和治疗。关于暖箱具体温度,一般的温度为32-34℃。保暖箱配备多道保险,如果低于或超过设定温度,都会发出警报,现场的医务人员都会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安全无问题。
新生儿体重最轻仅600多克
滕先生今年29岁,妻子与自己同岁,两口子都在龙湾区一家工厂上班。去年下半年,滕先生妻子怀上了宝宝,两人别提多高兴。可7月10日,滕先生妻子因为“胎动”,肚子痛得厉害,还大出血。考虑到可能出现大出血危险,因此迅速做了“剖腹产”。
当护士把婴儿从手术房抱出来时,医生告诉滕先生,因为宝宝出生时,体重实在太轻,目前正处于危险期,需要送到新生儿科的保暖箱里。目前,滕先生的宝宝还在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
温医大附属二院新生儿科几乎每天都会接收从全市各个医疗机构送来的重症新生儿。记者在该科病房了解到,这里住得满满当当,每个新生儿都躺在暖箱里,有的身上还贴有数据线正在监测生命体征。该院副院长、新生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林振浪介绍,这些孩子体重明显比正常新生儿小,体重最轻仅600多克。林振浪说,目前他们科里有80多个保暖箱,里面住着的绝大多数都是早产儿。这些孩子的生命体征非常弱,需要在暖箱里接受专人看护治疗。
据了解,按照胎龄划分,37周以下的胎儿称为早产儿。按出生时的实际体重,早产儿又被划分为超低体重儿和极低体重儿两个群体,极低体重儿指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克,超低指出生时体重低于1000克。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死因多为围产期窒息、颅内出血、畸形、肺透明膜病、肺出血、硬肿症、呼吸暂停、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各种感染。
两千克以下早产儿必须“住”暖箱
据统计,目前全国每年大约有100万早产儿出生。体重在2000克以内的早产儿,必须放到暖箱里保暖。去年我市全年需住暖箱的早产儿数千例,仅温医大附属二院新生儿科就达到1000多例。
在整个孕期,从胎儿发育角度我们将胎儿分为几个期,从28周以后分娩的孩子叫有生机儿,意思是在这个孕周出生的婴儿已经可以成活,在过去,这个孕周的孩子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可以成活,在现代的暖箱、氧气等高科技的培育下,婴儿成活率更高。再有到37周时胎儿虽未到预产期,但基本已经长成,具备离开母体独自存活的能力,因此37周后出生的婴儿我们叫做足月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提前分娩,也就是早产,因此在28周后,37周前分娩的孩子叫早产儿。
“早产儿、危重儿免疫力低下,再加上现在每个孩子都有好几个家长陪在身边,如果家属有感冒等疾患,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加之不规范陪护,隐藏着较多隐患。”林振浪说,把新生儿病房设成无陪护病房,可以明显减少交叉感染机会,独立的新生儿病房可以为新生儿提供规范的治疗及优质的服务。
胎儿生活在母亲子宫内温暖的羊水中,温度是母亲的体温,可是早产儿出生后的环境温湿度和宫内相差较大,不利于其存活。即便存活下来的早产儿,也会因身体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存在缺陷,抵抗力差,需要面对呼吸窘迫、感染、脑出血等道道难关。而暖箱能提供合适的温湿度模拟宫内环境,有助于早产儿内环境的稳定,利于病情恢复,体重增加,降低死亡率。出生体重越低、孕周越小的早产儿,温湿度对其影响越大。因此,早产儿必须放到暖箱里。
据介绍,除了早产儿,体重2公斤以内的低体重足月儿,其全身抵抗力很差,容易感染,也需要入住暖箱。一些危重足月儿,如患气胸、抽搐、严重皮肤病等疾病的患儿,也需使用暖箱提供舒适的环境温湿度,以便于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和治疗。
保暖箱配备多道保险
林振浪说,现在的保暖箱配置和技术都很先进,还设有多道自动保护系统,使用时非常安全。暖箱的主要特点是恒温、恒湿、无噪声,一般设定在32℃至34℃,最高设定温度也只有39℃,调整好后是恒温。暖箱的温度是根据患儿孕周、体重、已知体温、病情来设定,而且体重越小,暖箱设定温度会高点。此外,对于危重新生儿和普通早产儿,根据特级、一级护理原则,要求护理人员平均每半小时至1小时进行一次巡回监护,其中包括观察暖箱使用情况,如暖箱的箱温、湿度、患儿皮肤温度、暖箱内温湿度计的温湿度,还要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如面色、呼吸、心率、体温等。因此,有医生护士严密监控,还有暖箱多道自动保护装置,可确保暖箱安全使用。
针对目前早产儿现象越来越多的情况,产科专家呼吁:准备要孩子的年轻父母,应提倡全面的孕前检查,妇科感染类疾病由于治疗时间长、不规范,对于慢性、长期用药效果不好的患者,有针对性地治疗,有效治愈可以预防胎膜早破、早产,降低母婴病率,提高围产保健质量。
曹伊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