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股骨颈骨折中医治疗诊断方法

发布日期:2014-10-13 07:03:06 浏览次数:1595

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为股骨颈骨折。为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与其他骨折相比,股骨颈骨折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一是患者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部分人在伤前即可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偏瘫等全身疾患,伤后常卧床不起,较易发生肺炎褥疮静脉炎等合并症,因而其死亡常较一般骨折患者为高。二是由于功能解剖上的特点,骨折部位常承受较大的剪应力,影响骨折复位或复位后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内固定的效果,尽管内固定方式屡经改变,骨折不愈合率仍较一般为高,约为10%~20%。三是股骨头血供的特殊性,骨折时易使主要供血来源阻断,不但影响骨折愈合,且有可能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塌陷的不良后果,发生率约20%~40%。

老年人骨折多由于骨质疏松,尤其是股骨颈部张力骨小梁数量减少甚至消失,最后压力骨小梁数目也减少,加之股骨颈上区滋养血管孔密布,均可使股骨颈生物力学结构削弱,使股骨颈脆弱。为此老年人髋周肌群退衰,反应迟钝,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余应力,加之髋部受到压力较大(体重2~6倍),局部压力复杂多变,因此不需要多大暴力。如平地滑倒,由床上跌下,或下肢突然扭转,甚至在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都可以发生骨折。而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往往由于严重损伤如车祸或高处跌落所致,偶有因过度过久负重劳动或行走,逐渐发生骨折者,称之为疲劳骨折。

分类:

①按骨折两端的关系分为:外展型,股骨头内收,骨折上部嵌插,头与颈呈外展关系,侧位片股骨头无移位和旋转,又称嵌入型,最为稳定;中间型,X线正位片同外展型,而侧位片可见股骨头后倾,骨折线前方有裂隙,实为过渡到内收型的中间阶段;内收型,骨折端完全错位,又称错位型。②按骨折部位分为:头下型,全部骨折面均位于头颈交界处,骨折近端不带有颈部,此型较少见头;颈型骨折面的外上部分通过头下,而内下方带有部分颈内侧皮质,呈鸟嘴状,此型最多见;经颈型,骨折面完全通过颈部,此型甚为少见,有人认为在老年患者中几乎不存在这种类型;基底型,骨折面接近转子间线。③Pauwels分类法:依骨折线与股骨干垂直线所成的角度分为:Ⅰ型,<90°,Ⅱ型,30°—50°;Ⅲ型,>50°。④ Garden分类法:依错位程度分为:Ⅰ型,无错位;Ⅱ型,轻度错位;Ⅲ型,头外展,远端上移并轻度外旋;Ⅳ型,远端明显上移并外旋。

病理变化:

①血液供应的改变:特别是供应头部主要血运的上支持带动脉最易损伤,有时连同下支持带动脉一并损伤,而圆韧带动脉又供血不足,因而使股骨头缺血,以致骨折愈合缓慢、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坏死。②生物力学的改变:骨折后常使颈干角和前倾角最终未能恢复正常,亦可影响骨折愈合与股骨头的存活。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且以女性为多,但中年、儿童患者亦非罕见。对任何一位中年以上的人,无论受伤外力如何,如在伤后感觉髋部疼痛,大粗隆有压痛,下肢呈外旋位置,即应考虑股骨颈骨折,虽然患者仍能站立或缓缓步行,亦不应除外股骨颈骨折。宜进行X线检查。典型的表现为患肢内收外旋,膝关节轻度屈曲畸形,这是股骨颈骨折的主要体征之一。患者仰卧时,患足倒向外侧,囊外型骨折更为明显。疼痛多不严重,但在肌肉痉挛或软组织损伤较重的患者,则多有剧痛,轴心叩痛明显。除少数外展型骨折的骨折端嵌插患者在伤后仍能站立和勉强行走外,绝大多数患者在伤后都出现下肢功能障碍。

1.按骨折部位分类(1)囊内骨折:指头下骨折和颈中骨折。头下骨折为股骨颈骨折最严重的一种,临床较少见,由于血液供应最差,易造成骨不连或股骨头缺血坏死。颈中部骨折临床上最多见,常为内收骨折,血液供应亦较差,易发生骨不连,预后不良。(2)囊外骨折:又叫股骨颈基底部骨折,临床上较少见,由于血液供应充分,容易愈合,预后良好。

2.按骨折线倾斜度分类①骨折线与股骨干纵轴的垂线之间所成的角度小于30°者,骨折端相互嵌插,位置稳定,骨折容易愈合。②大于50°者,承受剪拭应力较大,位置不稳,骨折不易愈合,预后欠佳。③骨折线倾斜度在70°以上,由于剪刀作用大,而致骨折线逐渐增宽,骨折近段呈内收且常有旋转。骨折远端向上移位,此外可见到较长的三角形骨刺,易形成骨不连,预后亦欠佳,多需手术内固定治疗。

1.畸形: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移位骨折由于肌肉牵拉而使患肢短缩。

2.疼痛:髋部除有自发疼痛外,移动患肢时疼痛更为明显。在患肢足跟或大粗隆部叩击时,髋部疼痛加重,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常有压痛。

3,肿胀:股骨颈骨折多系囊内骨折,骨折后出血不多,又有关节外丰厚的肌群范围。因此,外观上局部不易看到肿胀。

4.功能障碍:一般来讲,有移位骨折的病人伤后不能坐起或站立。但也有一些无移位的残状骨折或嵌插骨折病例,伤后仍能走路或骑自行车。对这些病人要特别注意,不要漏诊,使无移位稳定骨折变成移位的不稳定骨折。

三、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表现:患髋疼痛多不严重,患肢无力和不敢负重,患肢短缩,下肢旋转受限等。

1,治疗时机:早期治疗,有利于尽快恢复骨折后血管扭曲,以免受压痉挛。在移位骨折中,外骺动脉受损,股骨头的血供主要由残留圆韧带动脉、下干骼动脉及周围相连软组织和骨折断端的再生血管供养。据动物实验,兔的股骨头完全缺血6小时,就已造成骨细胞不可逆的损伤。缺血股骨头成骨细胞坏死,组织学上一般需10天左右才能观察到,所以有人提出,股骨颈骨折应急症手术(36小时以内),原则上不超过2周。

(1)MC Elvenny法:患者仰卧于牵引台上,将双足固定于牵引架上,插一木棒顶住会阴部,双下肢伸直,各外展约30°,施加牵引至两下肢等长,然后分别将健肢与患肢各内旋20°,将患肢内收至中立位或稍外展,最后叩击大粗隆使骨折嵌插,多数骨折皆可用此法达到满意复位。

(2)Leadbetter法:患有仰卧,术者用一手握住患侧踝部,使髋和膝均屈至90°,用另一前臂置于患肢小腿近端,沿股骨干轴线向上牵引,然后依次内旋、外展并伸髋关节。当放松牵引,置患肢于手术台上,如发现外旋畸形已消失,则表示已经复位。

(3)逐渐牵引复位法:术前在病房采用骨牵引于1~2周内逐渐达到复位,然后连同牵引装置送手术室进行手术。

(4)切开复位:适用于闭合复位失败,或需要同时行植骨者。但亦有人列为常规复位方法,并认为与闭合复位相比可缩短手术时间,且在无X线设备条件下亦可施行。

3.判断复位标准:多用于Garden对线指数判断复位,即根据正侧位X线,将复位结果分为四级。正常正位片上股骨干内缘与股骨头内侧压力骨小梁呈160°交角。侧位片上股骨头轴线与股骨颈轴线呈一直线(180°)。Ⅰ级复位:正位是160°,侧位呈180°;Ⅱ级复位:正位150°,侧位180°;Ⅲ级复位:正位180°;Ⅳ级复位:正位150°,侧位>180°。

4.内固定器材:1974年Trongo列举文献中需用于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器材共有76种之多,但至今仍无一种能被普遍接受。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类:

(1)单钉类:以Smith-Petersen钉(三翼钉)为代表。三翼钉内固定为众所熟悉的传统疗法,这种单根钉在接骨力学效能上不能持久,对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失败率几乎达到50%:不愈合率有30%左右,股骨头坏死率为21%以上,另外,此钉高位头下型骨折固定不牢,也不适于青少年及颈部粉碎性骨折者,因有可能损伤股骨头残存的血供。Frandsen等在对比三翼钉和加压钉板的疗效后,提出废除三翼钉,但其证据尚不能令人信服。

(2)多钉固定类:其中包括现在仍常用的Moore钉,Deyerle钉,Knowles钉,Neufeld钉,史氏针,三角针,此类固定钉直径较单钉细,对骨的损伤较小。利用多钉的布局在生物力学上取得优势,疗效较好,愈合率在80%以上,股骨头坏死率在15%以下,Rubin等对Knowles进行了生物力学试验,摸拟老年人行走3个月髋部载荷结果,发现此针固定强度很好。

(3)滑移式钉板固定装置类:滑移式固定原则是40年代就被提出的。但第一个被较多采用的滑移式钉板是1955年PugrN设计的钉板,此种内固定器材优点是能使骨折片稳固地嵌紧,有助于早期负重。至于钉形板之间的夹角,Pugn设计的是135°,Massie推崇150°,Frandson主张尽量倾斜,Brown比较了不同角度的钉板,效果无明显区别,但在应用200例之后,发现42例(21%)失败,失败原因主要是复位不满意和操作技术不理想,其他学者使用滑移钉板的失败率也在21%~22%。此类内固定法操作难度及手术创口均较大,晚期头坏死率高,也不适于骨质疏松高龄病人。

(4)加压内固定类:其主要特点是所用的内固定钉带有螺纹,钉并非锤入而是钻入或像螺旋钉那样拧入股骨头内,属于此类的有单钉或多钉式。单钉如活动翼粗螺纹钉,多钉者如Garden交叉螺纹钉,Smyth三角固定钉,带螺纹骨圆针及弹簧加压螺纹钉等。此类内固定器材的优点在于能对抗使骨折面分离的拉应力,而使骨折面能较好地对合,并且由于钉有螺纹不易松动,退出或游走。从而避免了一些合并症。对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螺纹钉被认为对有移位的Ⅲ、Ⅳ型骨折更适用。至少比其它类型的内固定失败率低些。此类内固定器材仍需良好地复位,复位后固定技术应良好,否则失败仍属难免,Barnes统计,如螺纹钉在股骨头中的位置偏高或偏前方,对Ⅲ骨折的失败率为37%,对Ⅳ型为52%,Aadekevcke等用生物力学方法比较以上四类固定法结果,三刃钉固定强度仅为多针法的一半,加压钉板则介于两者之间。Reigstad等的比较结果显示,三刃钉抗弯强度类似加压钉板,而抗扭不及者。

(1)骨颈基底部骨折:不完全骨折及外展嵌插骨折,可采用皮肤牵引或骨牵引,保持患肢于中立位8~12周拆除牵引,练习扶双拐下地活动。为使患者能够早期起床活动,也可以采用内固定。

(3)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或头颈型Paunel氏角大而有移位骨折:此类骨折由于近端缺少血液供给,不但愈合困难,且常发生坏死。对65或70岁以上老人多主张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对此年龄以下者,宜选择多枚针或加压针内固定。

(4)童股骨颈骨折:儿童股骨颈的主要血供来自髓内动脉。股骨颈骨折移位使于骺端来的血供中断,颈与头骺之间为骺板,无血运交通,因而骨折远端的股骨颈缺血,其坏死发生率可高达40%以上,从而容易发生髋内翻和骨骺早期闭合等并发症,因而疗效不理想,对无移位的骨折可用髋人字石膏固定或牵引治疗,有移位者,由于股骨颈细而骨质坚韧,用三翼钉强行打入往往使骨折端分离并损伤骨骺,不宜采用。最好采用四枚2mm克氏针,经皮穿针内固定,损伤较小,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12周,并观察有无股骨颈坏死发生。

二.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治疗:骨折3周以上者,可视为陈旧骨折,对股骨颈无吸收或短缩不严重者,仍可按新鲜骨折处理。以牵引复位后,行内固定或内固定加植骨术。对于股骨颈有吸收但无短缩或三翌钉内固定未愈合并年岁较轻者,可行多针内固定加植骨术。此外,尚有下列治疗方法可供选择。

(1)股骨粗隆间内移截骨术(MCMurray oscotomy):手术适用于股骨颈陈旧骨折未愈合的病人。股骨头未坏死,骨折远端上移不多,小粗隆尚在股骨头下方,全身情况尚可的中老年患者。其原理:①截骨远端内移顶住股骨头,可减少股骨颈骨折所受的剪力作用。有利于骨折愈合并且改变髋负重力使之内移;②截骨处可吸收一部分下肢剪力,从而减少下肢活动时对骨折愈合的不利影响;③截骨术后使股骨干增加20°~30°外展,当骨折愈合后,患肢内收到中立时,拉大粗隆下移,可使因骨折远段向上移位而变松弛的臂中肌重新被拉紧,不仅可恢复臂中的张力,也可增加髋的稳定性,并可减少跛行。

(2)孟氏截骨术:崔甲(1981)报告用孟继懋截骨术治疗股骨颈骨折28例,适用于股骨颈骨折颈未吸收的不愈合、无硬化及头坏死,有髋内翻畸形或颈后骨粉碎。平均随诊7.1年,优良率82%。

(3)股骨粗隆下外展截骨术:本手术适应于各种年龄的股骨颈陈旧性骨折,骨折移位较小,已纤维愈合或部分骨性愈合,颈干角减小(髋内翻),全身健康状况尚好的病人。

(4)股骨头切除及粗隆下外展截骨术:即贝氏手术,本手术适用于一般健康状况较好,股骨颈骨折未愈合,股骨头已坏死碎裂,远断端上移位较多而要求髋关节活动者,在职业上不需要长久站立,或不太肥胖的患者,本手术优点是关节活动功能较好,缺点是患肢短缩较多,跛行比较明显。

(一)外展型骨折:患者仰卧于厚垫硬板床上,行小腿皮肤牵引,患肢轻度外展内旋位,重量1~2kg即可,或穿丁字鞋。疼痛消失后,即开始作股四头肌收缩和轻微的髋关节伸屈活动。二周后拍正侧位X线片复查骨折位置,如骨折仍保持其外展位置,在骨折后4~6周,解除牵引,扶双拐下地,但患肢不宜负重,约在伤后三个月可改用单拐步行。5~6个月后,经x线拍片证实骨折已愈合,始可弃拐行走。

(二)内收型骨折的治疗:对于内收型骨折,临床上较为多见,但其愈合率仍未达到满意程度,为了使患者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和增加骨折愈合率,目前国内一般认为应予以早期手法复位或手术内固定。复位方法是让患者仰卧于骨科牵引床上,健侧下肢伸直,髋关节外展20°~30°,踝关节中定位,并在用棉垫保护下,将踝及足固定在足部支持板上,然后顺畸形方向将患肢缓缓伸直,用棉垫保护踝部,而后用绷带将踝部及足部固定在骨科手术床的足部支持板上。术者面对足部支持板站立。双手握住足部支持板的支柱,稳妥且缓和地用力向远心端牵引,以恢复患肢长度,但牵引力不宜过大,以免过牵。在维持牵引力量的作用下,使股骨内旋并带动大粗隆同时向前移动,使两骨折面相互衔接。在保护患肢于内旋位的姿势下,徐徐外展到20°~40°,以期将股骨颈端推向股骨头端,即"子骨找母骨法",使两骨折端相接触。不再移位。若在采用上法的内旋步骤中,股骨大粗隆随之转向前方,因为不能达到正确复位者,可采用下一步骤:术者一手握踝部,另一手之前臂放于腘窝,而后使髋和膝关节屈曲至90°,并向上拔伸。同时将髋关节外展20°~30°,在保持拔伸和在进行外展与内旋髋关节的同时,将全下肢伸直,然后进行掌跟试验,如不再外旋,即表示复位成功,最后将踝和足固定于足部手持板上,拍摄X线片了解复位情况,再行多针或髋人字石膏或丁字鞋固定。

三、药物治疗:早期因瘀血停滞影响骨痂生长和会师,故以破瘀生新为主,如活血祛瘀汤加三七粉,以活血通络,增强股骨头血液供应。中后期除用大量接骨丹外,还必须注意补肾壮骨,益肝续筋,故宜内服健步丸。若长期卧床而并发胸腹胀闷,饮食少思者,乃肝脾气伤之故,用六君子汤加柴胡、当归、川芎、山栀;食可不寐者,为脾气郁结,用加味归脾汤。喘咳痰多者,此素肝火侮肺,用小柴胡汤加青皮、山栀清之。如大便不通,喘咳吐血,乃瘀血停滞为患,用当归导滞散通之。功能恢复期可用"26洗剂"局部熏洗,以促进功能恢复。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