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儿童孟氏骨折矫治后的思考 中国康网论坛

发布日期:2014-11-25 09:49:58 浏览次数:1596

尺骨骨折合并挠骨头脱位统称为孟氏骨折。作者徐建武对收治的16例被误诊的小儿孟氏骨折病例,其中大部分患儿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外固定治疗。因仅注意到尺骨近端或鹰咀的骨折,忽视了桡骨头脱位或半脱位的解剖关系,造成误诊误治,后均经补救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

本组16例中,男12例,女4例;年龄3~12岁。左侧6例,右侧10例。受伤原因:意外暴力损伤3例,高处坠落伤13例。按Bado氏分类,均为Ⅰ型损伤,仅2例有桡神经麻痹症状。

16例从伤后到我院就诊时间均超过3周,最长1例为16个月。16例均误诊为单纯尺骨骨折,而进行了外固定治疗,入我院后均行手术复位,手术显露桡骨头及尺骨骨折部位后,检查损伤的环状韧带并试行桡骨头复位,决定是否作尺骨延长术,同时选择环状韧带修复方法。本组6例利用残余的环状韧带进行修复,10例用同侧阔筋膜条重建环状韧带进行修复,其中11例在尺骨原骨折处作了延长术,纠正侧方成角并行内固定;为防止复位的桡骨头再脱位,5例用1枚克氏针贯穿肱桡关节做临时内固定,术后用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90屈曲和前臂中立位。16例均无术后并发症。

本组4例失访,12例随访8个月~8年,其中9例尺骨延长者均已骨性愈合。12例中除1例出现桡骨头再脱位外;余11例肘关节活动与健侧对比无明显差异,但前臂旋转功能都有不同程度受限,旋转范围在140~1806例,100~1404例,不足1001例,而旋后活动要比旋前差20~30左右。合并桡神经麻痹的2例术后半年内均恢复正常。

本组6例行环状韧带修补术,10例行环状韧带重建术,可见环状韧带在孟氏骨折中损伤较为严重,因此孟氏骨折桡骨头复位后,如环状韧带损伤,仍有桡骨头再脱位的可能。故将肘关节复位于极度屈曲位,此时的桡骨头相对稳定,再作超关节的石膏或夹板的牢固外固定,可防止桡骨头再脱位。如骨折脱位手法整复后,将肘关节固定在功能位,极有可能发生再脱位。

本组中有5例在初诊医院查体及X线片检查均无桡骨头脱位表现,尺骨鹰咀骨折复位后,肘关节功能位固定,待尺骨鹰咀骨折愈合后去除外固定时发现肘关节功能障碍、桡骨头脱位。仔细分析病史及复阅X线片认为患儿肘部外伤应为孟氏骨折,在伤后送医院途中患肢位置变动及途中颠簸,脱位的挠骨头自行复位,到医院后接诊医师又未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亦未认真阅读X线片,因而将孟氏骨折误诊为尺骨鹰咀骨折,继而进行了错误的外固定治疗,而未按孟氏骨折固定在极度屈曲位,发生桡骨头再脱位。故有学者认为儿童发生尺骨鹰咀骨折时不论桡骨头有无脱位,均应按孟氏骨折处理。

孟氏骨折中环状韧带受到损伤后过早的进行功能锻炼,影响了环状韧带的修复,加之肱二头肌牵拉,易引起桡骨头再脱位或骨折部位发生畸形愈合。

本组1例仅行环状韧带修补者术后再次发生桡骨头脱位,而术中5例用克氏针贯穿肱桡关节临时内固定的患儿,术后3周至尺骨骨折愈合拔针及随访1~3年,无1例发生挠骨头再脱位。故在尺骨骨折及桡骨头复位后,对环状韧带进行修补或环状韧带重建术后,如发现桡骨头仍不稳定,应将肘关节处于90屈曲位、前臂中立位,用1枚克氏针贯穿肱桡关节做临时内固定后石膏牢固外固定,3周后拔针,在适当时间开始功能锻炼,以防止发生术后桡骨头再脱位。

由于儿童多不能准确叙述损伤的具体情况,因此接诊医师必须根据临床和X线片表现来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才不致误诊误治。儿童肘部X线解剖关系是根据关节端的骨骺相互对应位置来判断的,正常情况下,桡骨头纵轴延长线应通过肱骨小头的骨化中心,即桡骨干近端、桡骨头、肱骨小头三点成一线,否则说明桡骨头有脱位,此时,应注意尺骨干及尺骨近端是否有骨折。同样理由,如发现尺骨上1/3处骨折时,也必须鉴定桡骨头有无脱位,以免发生误诊。儿童孟氏骨折的另一个特点是尺骨骨折可发生在尺骨干中上1/3处,亦可发生在尺骨近侧端,尺骨近端骨折可以是横形,也可以是纵形劈裂,还有部分病例尺骨近端皮质呈皱褶状,这与儿童骨骺结构特点有关,诊断时尤应注意。

1.误诊原因:孟氏骨折脱位是一种复杂创伤,常发生误诊。分析误诊的原因是由于病人多来自山区,基层医院医师只注意尺骨骨折,而忽略了桡骨头脱位和半脱位。本组有2例是在外固定去除时发现有桡神经麻痹,后进一步追查原因,方发现有桡骨头半脱位;余14例因尺骨延迟愈合或尺骨愈合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方发现桡骨头脱位,其中误诊时间最长的1例于伤后16个月才发现桡骨头脱位。

2.治疗体会:儿童孟氏骨折如错过了早期手法复位的机会,手术复位仍是一种可取的补救方法。本组12例随访肘关节伸屈活动良好,唯前臂旋转活动有不同程度的障碍,以旋后运动受限更明显,因此,术中应尽量减少对旋后肌的损伤,术后还可将中立位的外固定改为旋后位固定,以期提高时关节的旋转功能。

来源:徐建武.临床误诊误治,2006,19(12):076.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6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