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摘要: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骨折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通过对50例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我的体会是:1、重视心理护理;2、辩证地对症护理;3、正确地护理伤椎处;4、加强功能锻炼。对单纯性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康复特别重要。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护理
临床资料:
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我科在1996-2000年中,共收治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20-30岁20例,31-40岁5例,41-50岁7例,51-60岁12例,60岁以上6例。职业为工人18例,农民22例,干部6例,其它4例。在50例患者中骨折部位以第1腰椎为最多,共34例,占68%,其次为12胸椎,共10例,占20%,第二腰椎6例,占12%。
上述全部病例均经X线拍片证实椎体呈楔形改变。患者通过用垫枕复位法,采用中医辩证施治与施护及功能锻炼等措施治疗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护理要点:
一、急救处理
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多由间接暴力造成。患者从高处跌下足先着地,脊椎屈曲,椎体前部受到垂直压缩外力而形成楔形。在现场急救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患者神经和血管遭受附加损伤;(2)预防及抢救休克;(3)搬动及运送患者时要力求动作轻、稳、不倾斜,少震动,最好采用三人同时搬动,即一人托住头和肩部,一人托住背及臀部,一人托住膝及腿部。(4)运送患者最好采用硬板床,使患者取仰卧位,若用担架或其他软床,则必须使患者俯卧位。不论何种卧位都应使患者脊柱保持于伸直位。(5)对于伤势严重,昏迷或休克患者,宜采用仰卧位,将头偏向一侧,以利观察病情变化和保持呼吸道畅通,此时用软床则需在患者伤椎处放置垫枕。
二、病情观察
脊椎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创伤性骨折,其病情轻重依机体受损程度及椎体损伤数目而不同。轻者仅有局部疼痛及运动不便,重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因此,必须加强对体温、脉膊、呼吸、血压变化的观察,并详细记录,以便掌握病情的发展情况,若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抢救。
腰为肾之腑,跌仆损伤腰部,使元气受损经络受阻 ,郁而化热,而致腑气不通时,可出现腹胀、腹痛,二便不通等症。所以要加强对腹胀、腹痛、二便情况的观察,特别要辩明病症的虚实,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
通过对舌苔脉象的观察,可有助于辩明病症的虚实,实证多见于素日体质健康的青壮年患者,因受伤后腑气不通,浊气上逆,热积阳明,故临床观察所见为舌质红、苔黄、脉弦滑。虚证多见于年老体弱的患者,因受伤后加重气血耗散,寒邪直侵,阳气亏虚,运行不畅,水湿停滞,故临床观察所见为舌质淡,苔滑腻,脉沉细而弦。
三、辩证施护
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作好以下护理
1、心理护理
患者因受到突然而来的外伤,容易引起精神紧张,恐惧、思想顾虑重重。因恐伤肾,思伤脾,脾肾受损则气血受阻,不利于机体恢复,故应加强心理护理,安慰、体贴病人,主动采取多种形式与患者交流,选择各种沟通技巧,满足患者生活的需求,以消除其精神紧张及思想顾虑,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早日康复极为重要。
2、对腹胀、腹痛、二便不通的护理
2.1.对实证患者的护理,患者因热邪壅结于腑,使腑气不通而产生以上症状。对此类患者采用泄热通便治疗,效果较好。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以下中医疗法:(1)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腕、气海等穴位,有尿潴留者加三阴交穴。(2)取番泻叶10g用500ml开水,局服;(3)取大黄60g,以800C开水300ml浸泡,待水温降之380C时,用此浸泡液为患者灌肠;(4)中药桃仁承气汤有滞热通便,荡涤胃肠,软竖散结之功效,按医嘱给患者服用,药液宜热服。
2.2.对虚证患者的护理,患者多年老体弱,因元气受损,湿热之邪互结,客于胃肠而致腹胀、腹痛、二便不通等症状。选择以下方法处理,(1)取吴茱萸约500g,粗生盐100g,混匀炒热用布包裹熨腹部,协助并指导患者正确应用以防熨伤,(2)艾灸足三里,内关、肾俞等穴位:(3)以顺时针方向作腹部按摩;(4)按医嘱给患者服用调胃承气汤。药液宜热服。
对实证和虚证患者经过以上处理疗效仍欠佳时,在饮食上就应特别注意,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并鼓励患者多次饮水。对尿潴留患者采用持续导尿术,定时更换,定时夹管及开放,严格保持无菌,通畅并维持膀胱有效容量,协助患者翻身,预防结石形成,训练自主性膀胱。
3、对皮肤的护理
患者因疾病的影响需卧硬板床,局部皮肤长期受压,经络被阻,气滞血瘀,易引起受压部位皮肤营养不良,坏死,甚至导致褥疮的发生,故应加强皮肤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必不可少的护理环节。(1)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2)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定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3)在骨突处及易受压部位垫气圈、棉圈、棉垫,以免压迫皮肤。(4)避免潮湿和摩擦刺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不使用掉瓷或有裂损的便器,使用便器时协助患者抬高臀位,并在便器上垫纸,以防擦伤皮肤。(5)经常检查受压部位皮肤,定时用50%酒精或红花酒按摩。(6)经常用温水擦浴,擦背或用温热毛巾敷于受压部位,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伤椎处的护理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使患者脊椎保持伸直位的重要措施是患者卧硬板床及伤椎处垫枕。要注意垫枕必须平坦,以防压伤皮肤,一般要求伤椎处垫高10-15cm。患者对于垫枕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就耐心细致地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使他们清楚地知道垫枕对治疗的重要意义,从而能够主动配合,而不随意地将垫枕移位。
5、协助复位,指导功能锻炼
(1)垫枕复位。我科对稳定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者,采取垫枕复位法复位,并结合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在复位前,将复位的意义及方法向患者解释清楚,解除其恐惧心理,以取得合作。复位后在伤椎处持续垫枕,这对于保持脊椎伸直位,以利伤椎恢复十分重要。
(2)功能锻炼。功能锻炼主要是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动静结合”,促使机体全身和局部的血气运行,以便有利于伤椎的恢复,同时通过腰背肌锻炼可以减少腰痛和由于长期卧床导致的不适。进行功能锻炼时,注意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小到大,运动次数由少到多,活动强度由弱到强,鼓励患者自觉不懈地坚持锻炼,要使患者相信通过护士的指导,功能锻炼是每一个人都能掌握的。
功能锻炼的步骤是:(1)第一周,五点支撑法。患者在床上仰卧、屈肘、屈膝,用头、双肘、双足撑起全身,使腰部尽量背伸。(2)第二周,三点支撑法,双臂放在胸前,用头及双足作支撑拱腰锻炼,臀及背腾空离床,三点支撑比五点支撑背伸度更大,更有利于腰背肌锻炼。(3)第三周,俯卧、下肢离床锻炼。(4)第四周,俯卧背伸,胸离床锻炼。(5)第五周,飞燕式、俯胸、下肢离床锻炼。
功能锻炼的过程,是医护患合作的过程,医护人员越耐心,患者就越有信心,锻炼的劲头就越大。要求患者每天锻炼100-200次,因此患者在功能锻炼期间体力消耗较大,就需护理人员对他们更加关心、体贴、照顾,做好基础护理,为他们创造良好地治疗环境,使其心身处于最佳状态。
经过4-6周锻炼后,患者可以视病情下床活动,但要禁止一切弯腰动作。患者下床前护士先协助使之坐起,患者自觉无头晕及其它不适时始可站立、迈步,然后指导患者用手撑在腰部,挺胸锻炼行走。一般患者经过几天下床活动,无任何不适即可出院。
小结
本文通过对50例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总结,提出在急救,病情观察及辩证施护中的要点。
对于由于脏腑气机不通而致的腹胀,腹泻,二便不通等症状的患者,通过临床实践,我认为采用通腑泻下法治疗,效果迅速而确切。加强皮肤和伤椎处护理是本病护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功能锻炼同样有利于本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外科护理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 高德彰主编
2、《护理学基础》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 吕式媛主编
上一个医院管理: 提高护士素质、改善护患关系
下一个医院管理: 解读最新高血压防治指南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