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大结节骨折
解剖结构
肱骨大结节骨折是以局部疼痛、肿胀,肩关节活动障碍,尤以肩外展及外旋为甚,活动时疼痛加重,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扪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等为主要表现,发生在肱骨大结节部的骨折。
临床症状:
1.疼痛 于肩峰下方有痛感及压痛,但无明显传导叩痛。
2.肿胀 由于骨折局部出血及创伤性反应,显示肩峰下方肿胀。活动受限肩
3.关节活动受限 尤以外展外旋时最为明显。
诊断:
1.外伤史 多见于生活及交通(步行滑倒居多)意外。
2.临床表现,以肩部的肿、痛及活动受限为主。
3.影像学检查主要是 X 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及轴位,一般勿需 CT 及 MRI检查。
实验室检查: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X 线平片,能显示骨折及移位情况。
治疗:
1.无移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 不需特殊处理可用三角巾悬吊伤肢2 周即可,并尽早加强伤肢功能锻炼。如合并肩关节前脱位者,肩关节整复后,大结节骨折亦复位者,可按肩关节前脱位治疗。 2.有移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 如合
三角巾固定
并肱骨外科颈骨折,可按肱骨外科颈骨折复位固定处理。如肱骨大结节骨折块向上移位至肱骨头以上,影响肩关节外展功能者,必须进行骨折复位固定治疗:①伤员坐位:在局部血肿内麻醉下,伤肢上臂外展90°、外旋60°、前屈40°位;②并将伤肢放于外展架上,术者用拇指将冈上肌向肱骨大结节方向推压,迫使骨折块复位;③复位良好者用石膏条将外展架及伤肢固定4 周。
手术固定方法
如有移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手法复位失败,或大结节骨折被拉至肱骨头的上方时,均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一般用肩前内侧切口,暴露肱骨小结节及结节间沟,将上臂外旋外展,并用巾钳将大结节夹住向下牵拉,使之复位,用螺丝钉固定,逐层缝合伤口,术后用外展架固定,并加强伤肢功能锻炼。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