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折 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
阅读提示
老人骨折后是否手术一直是让老人和其家人纠结的事,做手术担心老人年龄大了有风险,如果不手术就可能永远站不起来了,如果卧床时间久了,还可能会出现并发症。老人骨折后,是手术还是放弃治疗,本期“名医热线”专家为读者细说。
老人因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
74岁的王女士两周前在上厕所时不慎摔倒,胯部疼痛,不能行走,家人赶紧把她送到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老人左侧股骨颈骨折,需要手术治疗。“老人年纪都这么大了,做手术能吃得消吗?”家人不免有些顾虑。
该院骨一科主任朴成哲对手术风险进行了仔细评估,决定为老人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老人康复顺利,第二天借助助行器开始下地活动进行功能锻炼,很快康复出院。
记者从奉天医院了解到,该院仅骨外一科平均每个月就要收治20例左右的70岁以上的骨折患者。朴成哲解释说,随着身体衰老、骨代谢功能减慢、钙吸收能力降低,会导致钙质流失,引起骨质疏松,在日常生活中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骨折。老人骨折部位常见于髋部、股骨近端、脊椎和桡骨远端。
“骨折后少开刀”是错误观念
传统观念认为,骨折后尽量少开刀,伤筋动骨100天,骨头长上自然就好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朴成哲称,老年患者生理功能衰退,常合并心、脑、肺等系统疾病,伤后如果长期卧床不仅护理不便,且易发生褥疮、肺炎、心脑血管疾病、泌尿系感染等诸多并发症,使原有的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肾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而且骨质疏松会加重,病死率也较高。
另外,保守治疗需要长期的石膏或夹板固定,一方面石膏固定不牢固,随着肿胀消退而容易骨折端移位,另外一方面石膏上久了还会造成关节僵硬受限,很多患者待骨折愈合后再行关节活动练习,功能很难达到伤前水平,尤其是老年人更加明显。
微创化减少手术暴露所造成的创伤
“其实,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骨折并发症导致死亡的几率,远远高于手术致死的风险。”朴成哲解释说,对于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保守治疗及积极手术治疗的疗效,有研究对比显示,保守治疗的患者死亡率比手术治疗组高,并且有显著性差异,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为后期肺内感染和泌尿系感染。
此外,如今很多骨科的手术都微创化了,着重保护骨折局部的血运及减少对软组织的损害。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带来的风险也相对减小。比如行长钢板固定时,微创下复位骨折和放置钢板,无需大量暴露骨折断端,减少对骨膜的破坏及损伤骨折部位的软组织,将大切口改为分段小切口,取得了比以往传统接骨板更高的骨折愈合率和更小的感染率。老年人常见的股骨颈骨折的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和粗隆间骨折的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也不做大切口,而是在C臂X光机监控下操作,术后仅留下两个3~4厘米的小切口,减少手术暴露所造成的创伤。
对愈合最有利就是好方法
朴成哲同时提醒,不是所有的骨折都需要手术治疗,选择手术时也必须考虑到骨折类型,患者年龄及身体条件,对手术治疗的耐受性,同时也要考虑所处的医疗环境等。对于骨折治疗来说,哪种方式对愈合最有利,后期效果最好,那就是好方法。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专家建议老年人应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多晒太阳;老年人冬季外出应穿着保暖轻巧的服装;冰雪湿滑路面应减少外出;一旦受伤后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接受规范治疗。本报记者樊华
名医小传
朴成哲,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骨一科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急救与多发伤组委员。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等脊柱疾患的诊断与治疗;率先在东北地区开展肩关节置换、复杂骨折及关节周围骨折的微创化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
地点:门诊四楼专家门诊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