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桡骨干双骨折
UEJP8AD672CC5EV1BU981XTF6T741GAQ
而活动则是保持肢体生活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尺桡骨干双骨折增强物质代谢的重要因素,这是对骨折的愈合有利的。但固定势必影响肢体活动,因而在骨折治疗过程中,存在着动与静、固定和肢体活动的矛盾关系,是促进骨折愈合、保持关节功能的关键中医的局部包扎固定方法,体现了骨折愈合所要求的动静结合的原则。因为它只固定受伤局部,而不固定骨折部的上下关节。尺桡骨干双骨折利用有弹性的纸垫和小夹板,把骨折局部固定起来,既可以保持整复后的骨折位置,限制骨折断端的活动,尤其是对骨折愈合不利的活动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又能让肢体和肌肉进行必要的生理活动。当肢体活动时,外固定随着肢体一块动。
64TQERG2Q7NN6EF4BUBQWQWYFAQ0Q0JT
夹板局部固定。种能动的固定,假若病人不密切配合,尺桡骨干双骨折不敢活动,不但夹板的固骨折是外因造成的,但骨折以后会引起整体内一系列的变化。中医认为肢体损伤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很明确的说明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受了伤,不能只从局部着手,而应该从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关系去考虑中医治疗骨折有去瘀生新的学说,治疗骨折必须以活血化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能去则骨不能接。中医所指的瘀血涵意较广,包括整体的气血障碍和局部的血肿。血肿不是骨折愈合的基础,血肿过大时,对骨折愈合会起到阻碍作用。从最近的临床材料和动物实验证明,骨痂形成主要是靠骨折端的骨外膜深层细胞和骨内膜细胞的增生与分化,血肿过大对于骨折两端向中央伸展的成骨细胞的会师;能起到阻碍作用,这是和祖国医学的去瘀生新学说一致的。为达到早期活血化瘀,中医主张内外用药。根据动物实验证明:内用药有较明显的活血作用,外敷药有较好的散瘀作用在骨折治疗上,为了保持骨折对位,使骨折断端愈合固定是必要的。
UKD8TQNP8G7RU21VYR44KU43GT0N4DNR
固定用具与肢体表面总是紧密相贴,随着肢体一起动。当肌肉收缩时肢体周径变粗,夹板的压力增大。有纸垫部位的压力更大,夹板随之发生形变,骨折不会变位;反之,当肌肉松弛时,肢体周径变细,夹板对肢体的压力下降,夹板形变后的弹力集中作用于纸垫的部位,不但可以保持骨折在整复后的位置,原来复位不够理想的骨折还可以逐渐矫正因此,我们认为夹板局部外固定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固定,它是一种动力平衡,是以动制动,适应肢体的生理要求,符合外固定的力学原理。夹板是捆在胶体外面,它的固定力来自肢体内部,是外力通过内力而起作用。夹板局部外固定还可以将骨折的整复、固定和功能锻炼三个步骤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整复时即有固定,固定了还可以继续整复,在固定中肢体都能活动,基本上免除了关节强直、尺桡骨干双骨折肌肉萎缩、骨质疏松、骨折迟延愈合和不愈合等合并症的发生中西医结合使骨折愈合明显加快,整个治疗过程显著缩短,骨质疏松、骨折迟缓愈合和不愈合近乎消灭,其原因就在于骨折在夹板固定下,肢体能够活动。
GR471VR5T2PNAV1ASCXX6D7A7CRAF2UH
骨折部的活动减低到最小限度,而不能使骨折断端一点不动。在骨折未愈合前,骨折断端的活动是绝对的,而固定只是相对的。骨折断端的活动有两种:一种是对骨折愈合不利的活动,一种是对骨折愈合有利的活动。问题的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样的固定方法,既可以控制使骨折断端的不利活动(旋转、成角、分离),又能保留对骨折愈合有利的活动(对向挤压夹板只固定骨折局部,尺桡骨干双骨折它的分量很轻,几乎不增加肢体的重量,骨折部的上下关节都能活动,骨折远侧段关节面以下的肢体重力被能以活动的关节所吸收,骨折部所受的移位倾向力就大大减少。夹板是用布带捆在肢体上,保持着合适的松紧度。
UYRGBJ0C3MXX0YYQK0P1UHQCR02XHHSA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