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卧床治骨折弊处多
骨折是老年人很常见的疾病,发生骨折后,很多老人一方面出于对手术的恐惧,更偏向于选择保守治疗;另一方面认为“伤筋动骨一百天”,只有卧床休息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一般都选择通过卧床来等待骨折部位自己愈合。其实,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陆军医生指出,单纯地通过卧床来治疗骨折存在着很多弊端,甚至会因为长期卧床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
陆军表示,首先,老年人恢复速度缓慢,往往是在床上躺了两三个月后骨头还是没有长好,需要更长时间的卧床。在这期间患者要承受骨折引起的疼痛,而且躺在床上还不能乱动,否则会影响骨头的愈合。同时长期卧床也给其家人带来了很重的负担,必须长时间的进行照顾。其次,长期卧床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会导致心、肺、消化等一系列器官的衰竭,所以长期卧床是增加老人骨折致死率的重要原因。最后,长期卧床导致骨折老人长期无法晒太阳和活动,会进一步加快骨量的丢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不利于骨折的愈合。
因此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陆军提醒,老人发生骨折后应该首选内固定手术治疗,同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恢复锻炼。此外,像脊椎压缩性骨折等的治疗,有了更先进的方法可供选择。比如经皮椎体成型术,只要打点骨水泥,仅半小时左右患者就能恢复如初了。
吴叶青华琳月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