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羊水栓塞产妇 骨折麻醉师轮椅上阵
羊水栓塞,这种产妇并发症发病率只有十万分之几,但一旦发生,死亡率高达80%。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日前就抢救了一名极危重的羊水栓塞产妇,30多名医护人员先后抢救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让这名产妇转危为安。整个过程真叫惊心动魄。
危机袭来
产妇心率突降
“几分钟前风平浪静,几分钟后天翻地覆。这在产科很常见。”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张国英主任医师说。这句话用来形容4月3日抢救的一名高龄危重产妇的情况,十分贴切。
产妇李红来自苏北某县,已怀孕四次并育有一子,这次是第二胎。4月1日凌晨,李红在怀孕33周时,发生了羊水早破,因当地医院条件有限,由120紧急送转至江苏省妇幼保健院进一步治疗。省妇幼产科专家特别为她制定了科学的生产方案,李红于4月3日下午14时48分成功顺产一女婴,后转至新生儿科进一步治疗。
一切似乎很顺利,但时间指向下午16时30分时,危机骤起。产房护士们发现李红很不对劲,满头大汗。产科张国英主任医师立刻赶至床旁询问并检查,那时仪器显示,李红的心率只有每分钟30多次。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张主任立刻判断产妇可能出现了羊水栓塞,当即组织全科抢救。
救人的医生
有病员有孕妇
产妇心率上不来,32岁的刘丽萍医生不顾自己已有4个月的身孕,第一时间赶到床边开始了胸外按压,产科陈文玮、周欣、王美莲、晋柏、瞿琳等几位医师、麻醉科蒋秀红主任、饶竹青医生、王静云护士,心脏科桂鸣主任等在5分钟内均赶到参与抢救……时间紧迫,各项抢救措施都是喊出来的,以至于手术后的第二天,产房护士长吴晓琳的声音还是哑的。
在赶来抢救的医护人员中,除了刘丽萍医生外,还有1名助产师也怀有三个月身孕。麻醉科蒋秀红主任因积年操劳右腿骨折,本该卧床一月的她让同事用轮椅将自己推进抢救室和手术间,亲自给病人推药,全程参与了抢救,尽全力保障了手术中麻醉安全。
果断措施
切子宫保平安
仅仅20分钟内,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阻断羊水进一步通过胎盘创面进入血管造成病情恶化,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即切除子宫。此时,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主任曹权已从省人医本部赶到了省妇幼手术室接应,孙丽洲主任当即决定开始手术,由张国英主任医师主刀。
4月3日17时25分,李红在全身麻醉的条件下成功接受了全子宫切除术,并提前联系准备将生命体征已逐渐平稳的产妇转入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此时,从李红羊水栓塞到手术成功仅过去了55分钟。
4月4日清晨,当李红从昏迷中醒来,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们也长长地舒了口气。
■科普时间
什么是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因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其中有形物质阻塞重要脏器血管,同时激活全身凝血系统、免疫系统,从而引起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猝死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体征。
羊水栓塞多发生于高龄妊娠的产妇。发病迅急,发病前无任何症状,也无法查出病因,死亡率高达80%。
■特别提醒
高龄孕妇勤产检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张国英主任医师特别提醒,孕妇年龄在35岁以上称为高龄产妇,随着我国单独二胎政策的开放,必然伴随越来越多的高龄妊娠产妇,高龄孕妇发生早发性流产的几率是适龄生育者的2-3倍,早产、难产几率也大大增加。
对于孕妇本身来说,高龄怀孕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比一般孕妇高。针对以上情况,产科专家建议高龄产妇增加产检的频率,可1-2周即来诊一次,如有不适应随时到医院就诊。(通讯员 朱蕊 孙明敏 扬子晚报记者 杨彦)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