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骨质疏松影响您的幸福生活
许多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是闭经后高龄女性因雌激素减少而引起的特有疾病,但是有相当于女性患者数六分之一的男性也会患骨质疏松症,可见骨质疏松症和性别关系不大,真正的骨质疏松病因之首是和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
人体内的钙对骨骼、牙齿、血液十分重要,一旦钙量不足就要从骨骼中提取补充,导致骨骼变细。最新研究证实,维生素D缺乏会弱化、损伤肌肉组织,使老人体能差、行动迟缓、易摔跤。日本东京都老人综合研究所做了关于骨质疏松病因的调查,在东京都板桥区3000名老人,发现血中维生素 D浓度不足者握力弱、步行速度慢,单足站立时间短,易摔跤。该所铃木隆雄副所长指出:如果设想骨骼和肌肉量最佳比例为1.1:2,一旦骨骼量减少到 0.9,则肌肉量需相应增加到1.1,对老人来说,增加肌肉量比增加骨骼量要相对容易些。聊城永衡康复医院专家提倡老人尽量在阳光下散步、跑步或做其他体育活动,这样既能增加运动量又能补充维生素D。尽管个体有差异,一般一个人一平方厘米皮肤,晒一小时太阳产生的维生素D就能满足他一天的维生素D需要量,所以只要有手掌大小的皮肤晒几分钟太阳,一天维生素D需要量就能达标。
据专家教授的研究,骨密度低的人动脉硬化的可能性较高。因为骨质疏松症患者体内某种与骨骼有关的蛋白质数量增加,导致血管硬化。太田强调,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生活习惯病,持续高血糖、高血压、高胆固醇不仅会促使动脉硬化,也会引发骨质疏松症,因此不良的生活习惯才是骨质疏松病因之首。
下边我们说一下预防骨质疏松需要注意的几点,预防骨质疏松应做到五宜五不宜。
预防骨质疏松:宜动不宜静
长期循序渐进的运动,不仅可减缓骨量的丢失,还可明显提高骨盐含量。运动是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应该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小时候的运动对于钙的存储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应该在骨头没长成以前就要做非常多的有益的运动,这样身体就可以储存足够的钙质。成人后也要保证足够量的运动,比如青壮年可以做一些大运动量的球类运动,老年人可以进行走路、慢跑等运动(运动食品)还能促进骨细胞的活性。有报道说,6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坚持长跑,可使骨龄年轻20年。
预防骨质疏松:宜早不宜迟
现代医学认为,骨量的丢失年龄段女性(女性食品)为35岁,男性(男性食品)为40岁,骨质疏松的防治也特别强调年龄段,宜越早越好。70岁以上的老人,五脏皆衰,筋骨懈堕,此时要想通过治疗来延缓骨量的丢失,就难上加难了。因此,中年(中年食品)以后应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以了解自己的骨峰值,防患于未然。
预防骨质疏松:宜健脾不宜损脾
在骨组织的代谢过程中需要适量的钙(钙食品)、磷及维生素D。某些胃肠道疾病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时,则影响钙及维生素(维生素食品)D的吸收,造成骨质疏松症。还有老年人肠黏膜对钙的吸收功能减低,也属脾虚之列。临床应用健脾调脾法治疗胃肠道病症和改善老年人的消化(消化食品)吸收功能,行之有效,可用人参(人参食品)归脾丸、参苓白术丸等。
预防骨质疏松:宜补肾不宜伐肾
实验证明,补肾方药能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动,同时还能增生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补肾方药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稳定和提高人的性激素水平。所以,人至中年,应根据体质的阴阳偏颇,常服补肾之品。若肾阳虚,则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服用肾气丸、右归丸等;如肾阴虚,则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服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
预防骨质疏松:宜养血活血不宜破血耗血
老年骨质疏松症突出的症状是腰背疼痛,或伴四肢放射痛、带状痛、肢体麻木、无力,或伴肌肉疼痛、下肢腓肠肌痉挛等。通则不痛,血滞必用通法,但宜养血活血以通之,可用当归、川芎、白芍、怀牛膝、鸡血藤等。
健康咨询电话:
18206350065谭祥跃院长
因临床工作需要,聊城永衡康复医院现面向社会招聘:护士15名,专科以上学历,男女不限,有证者优先,薪资面议。报名电话:0635-6178777 汪女士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