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玉昆医师漫谈骨质疏松
据中国国内资报导:现有骨质疏松症的病人约有6000万人以上,约占国内老年人的1/2,全国每年20多万中老因缺钙而造成股骨颈骨折,其中有30%左右,由此而死亡。为了能使老年朋友们正确认识骨折与骨质疏松的关系,避免或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是用重要的。
内分泌因素。随著年龄增长性腺功能衰退,性激素下降,吸纳钙率下降,尤其是绝经的女性因体内雌激素水准显著下降,钙,磷代谢失调,骨质疏松症及骨折发生率增高
营养因素。饮食单调,偏食,挑食,吸收钙的功能减弱,得不到均衡的营养,将使蛋白质减少,维生素A,D减少,微量元素钙,钾,锰,磷,胡萝卜素等吸纳减少,钙,磷比例失调造成骨质疏松症等。
生活因素。老年人很少出门,坐的时间长,运动少造成废用性萎缩,故易造成骨质疏松症。
药物因素。有些人长时间服用催眠药,类固醇等药物都会造成骨质疏松。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病人常感到局部酸痛症状,但症状很轻,不易使人们]注意,直到发展到胸,腰畸形,或骨折时才恍然大悟,所以防治骨质疏松症是非常重要。
【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中老年应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晒晒太阳,通过紫外线照射,在体内产生维生素D,维他命D可以邦助钙的吸收。
若有轻度驼背的病人,应进行背包行走或运动,两肩的背带和背包底部三点为支掌,背包底应止于腰骶部。背包重量,1000克一2000克的沙子或大米不等背包行走,每天行走30分钟,连续三个月骨质疏松症就会明显好转症。
背包运动适用于轻病人,行走时足后跟著地大踏步向前走,背包行走时尽量注意伸展膝关节,股骨颈骨质疏松的病人可以进单脚独立,单脚独立负荷是两脚站立的三倍,单脚独立一分钟,在大腿上的冲击量是两脚行走一小时量,单脚独立每日三次,每次一分钟,坚持三个月,大腿的骨质疏松症就有明显好转。
单脚独立不仅有效增加骨密质,而且对骨周围的肌肉,腰部肌肉都会改善和增强,有助于躯干的平衡,减少跌倒,但膝关节不好的病人填用。
其次补充钙质:钙质的吸收率随年龄增长成反比,幼儿吸收食物中钙的60一90%青少年可以吸收35一50%,成年人吸收1520%,老年人吸收则低于10%,超过50岁的老人每天应补充钙500一1000毫克为宜,血钙过高会造成血管硬化,高血压等症,再次建议老年朋友戒烟,少饮酒,少饮咖啡,这样可以减少钙质流失。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骨痿骨痹或老年虚劳症等范畴,骨质疏松症因于肾虚或肝肾亏虚,应补益肝肾以强壮骨质,可以用六味地黄丸,健步虎潜丸成右归丸等。
据中国国内资报导:现有骨质疏松症的病人约有6000万人以上,约占国内老年人的1/2,全国每年20多万中老因缺钙而造成股骨颈骨折,其中有30%左右,由此而死亡。为了能使老年朋友们正确认识骨折与骨质疏松的关系,避免或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是用重要的。
内分泌因素。随著年龄增长性腺功能衰退,性激素下降,吸纳钙率下降,尤其是绝经的女性因体内雌激素水准显著下降,钙,磷代谢失调,骨质疏松症及骨折发生率增高
营养因素。饮食单调,偏食,挑食,吸收钙的功能减弱,得不到均衡的营养,将使蛋白质减少,维生素A,D减少,微量元素钙,钾,锰,磷,胡萝卜素等吸纳减少,钙,磷比例失调造成骨质疏松症等。
生活因素。老年人很少出门,坐的时间长,运动少造成废用性萎缩,故易造成骨质疏松症。
药物因素。有些人长时间服用催眠药,类固醇等药物都会造成骨质疏松。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病人常感到局部酸痛症状,但症状很轻,不易使人们]注意,直到发展到胸,腰畸形,或骨折时才恍然大悟,所以防治骨质疏松症是非常重要。
【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中老年应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晒晒太阳,通过紫外线照射,在体内产生维生素D,维他命D可以邦助钙的吸收。
若有轻度驼背的病人,应进行背包行走或运动,两肩的背带和背包底部三点为支掌,背包底应止于腰骶部。背包重量,1000克一2000克的沙子或大米不等背包行走,每天行走30分钟,连续三个月骨质疏松症就会明显好转症。
背包运动适用于轻病人,行走时足后跟著地大踏步向前走,背包行走时尽量注意伸展膝关节,股骨颈骨质疏松的病人可以进单脚独立,单脚独立负荷是两脚站立的三倍,单脚独立一分钟,在大腿上的冲击量是两脚行走一小时量,单脚独立每日三次,每次一分钟,坚持三个月,大腿的骨质疏松症就有明显好转。
单脚独立不仅有效增加骨密质,而且对骨周围的肌肉,腰部肌肉都会改善和增强,有助于躯干的平衡,减少跌倒,但膝关节不好的病人填用。
其次补充钙质:钙质的吸收率随年龄增长成反比,幼儿吸收食物中钙的60一90%青少年可以吸收35一50%,成年人吸收1520%,老年人吸收则低于10%,超过50岁的老人每天应补充钙500一1000毫克为宜,血钙过高会造成血管硬化,高血压等症,再次建议老年朋友戒烟,少饮酒,少饮咖啡,这样可以减少钙质流失。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骨痿骨痹或老年虚劳症等范畴,骨质疏松症因于肾虚或肝肾亏虚,应补益肝肾以强壮骨质,可以用六味地黄丸,健步虎潜丸成右归丸等。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