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筛查走进烟台山医院 300余名市民受益
胶东在线网6月20日讯(通讯员 叶杏 记者 栾雪)6月20日,卫计委骨密度流动检测车走进烟台山医院,此次活动受到港城百姓热烈欢迎,仅6月18日当天就有300名市民报名参加。20日一大早,许多市民早早来到了烟台山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测。经医务人员骨密度筛查,230名中老年人被确诊为骨质疏松。
据悉,此次公益活动由卫计委医政司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主办的医疗质量万里行骨质疏松症专题活动,烟台山医院作为卫生部骨质疏松诊疗基地,成为今年山东省第一站。
活动现场,烟台山医院骨科专家、烟台市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沈炳华教授、脊柱外科刘建青副主任、风湿科尉世同主任、内分泌科隋国良主任、肾内科林淑华主任、保健科蔡淑霞主任、妇科方世兰等专家现场坐诊,为市民解答健康疑难。
七旬老人因骨质疏松胸椎骨折两次
来自开发区的张老婆婆,今年72岁了,近五年来,在没有外力受伤的情况下,连续第7胸椎和第11胸椎发生自发性骨折,去年一次就是早晨一起床就骨折了,而且胸、背疼得厉害,身高都明显变矮了,原来身高一米六五的老人现在只有一米五四了,老人在家也吃钙片,这次想来烟台山医院再看看病情。经骨密度检测,T值为-3.5,确诊为骨质疏松。烟台山医院脊柱外科刘建青副主任给老人制定了科学的治疗方案,并开出了食用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营养均衡饮食、预防跌倒、多晒太阳、定期复诊等健康教育处方。
烟台山医院骨科专家、烟台市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沈炳华教授告诉记者,骨质疏松严重的后果之一就是骨折,其中椎体骨折、髋骨骨折比较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时间长,往往导致老年人长时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所以要早检查,早预防,早治疗,关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防治,降低中老年人发生骨折的风险,避免初次骨折和再次骨折的发生。
风湿病患者要防骨质疏松
68岁的蓬莱的郭女士6年前因口干、眼干、牙齿脱落,到当地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经过这六年的激素治疗,今年来感觉全身痛,听说烟台山医院检查骨质疏松,急忙来查一下,也想再到风湿科看看病。经骨密度检测,T值为-2.6,确诊为骨质疏松,风湿科尉世同主任又对郭女士的病情进行了检查,为她调整了治疗方案。
风湿科尉世同主任介绍,风湿病是一类发病率特别高的疾病,其症状主要是疼痛等。但是风湿病的危害却不仅仅在此,在风湿病治疗过程中,常常会给予激素治疗,激素能导致人体骨骼钙离子流失,也会抑制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增加尿中钙排泄而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素分泌明显增加,这些因素可导致骨质疏松。所以建议风湿病患者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同时定期复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绝经妇女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
55岁的刘女士绝经七年了,感觉身体还挺好,听说烟台山医院有骨质疏松筛查活动,也来查一下,经骨密度检测,T值为-2.6,确诊为骨质疏松症,黄晨主治医师为他开了治疗处方。
烟台山医院骨科专家沈炳华教授介绍,绝经后妇女比同龄男性更易患该病。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低体重、营养状况不均衡、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久坐、缺乏运动、日晒减少、吸烟)、滥用药物、女性提早绝经或闭经等都是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高度危险因素。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骨科专家沈炳华教授建议,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从婴儿期和儿童期抓起,以保证高质量的骨骼生长和发育。在成年期和老年期更应重视骨骼保健,减少骨量丢失。具体包括摄入足够的钙剂、维生素D、良好的营养均衡、进行合理的有规律运动、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戒烟、不滥用药物等。有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每年检测一次骨密度。当出现腰背部疼痛、身高变矮、驼背、掉牙、活动能力下降等,都可能是骨质疏松的预警信号,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