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140万准妈妈受妊娠糖尿病威胁 有哪些危害

发布日期:2014-11-30 05:35:34 浏览次数:1595

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6%至7%,在超过35岁的高龄孕妇中,这一比例更大。按照国家统计局近两年的新生儿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000万新生儿。以此推算,每年至少有120万到140万的“糖妈妈”。为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妊娠糖尿病规范化诊疗知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杨慧霞教授日前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讲解妊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对孕妇来说,妊娠糖尿病可导致高血糖、高血压及先兆子痫,加重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神经损害、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对胎儿来说,它可直接导致流产、宫内发育迟缓,畸形儿、巨大胎儿及低体重儿的几率增加,还可能出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新生儿合并症。同时,妊娠糖尿病对母婴的远期危害也不容忽视,半数“糖妈妈”今后可能发展成2型糖尿病,而孩子日后更容易发生肥胖,得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危险性也更大。

首先,所有孕妇都应在孕24至28周进行50克葡萄糖负荷试验(50gGCT),来筛查妊娠糖尿病。做这项检查时可以不必空腹,但要求将50克葡萄糖粉溶在200ml水中,并且在5分钟之内喝完,1小时之后抽血查血糖水平。如果“糖筛”不过关,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糖耐量检测。一旦确诊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孕妇就应该开始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

对于年龄超过30岁、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孕产史等高危因素的孕妇,即便第一次“糖筛”结果正常,必要时在孕32周时还应再做一次筛查。

另外,为及时诊断出孕前漏诊的糖尿病患者,建议所有孕妇孕早期进行空腹血糖检查,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即诊断孕前糖尿病。

“糖妈妈”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必须因人而异,总体原则是饮食控制要使母亲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同时保证母亲和胎儿的合理营养摄入,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运动要以安全有效为原则,以有氧运动为主,但一定要注意运动治疗的禁忌证。

考虑到大多数“糖妈妈”可能不会计算食物热量,这里给“糖妈妈”们一个调整饮食的小窍门:定期称体重。对于理想体重(身高-105)的“糖妈妈”,孕期体重增长应在11.5至16公斤,孕中晚期体重每周增加应在0.35至0.50公斤。而超重或肥胖的“糖妈妈”则要控制得更严格一些,整个孕期体重增长应在7至11.5公斤,孕中晚期体重每周增加应在0.23至0.33公斤。杨教授同时提醒“糖妈妈”,控制饮食不能矫枉过正,以免产生饥饿性酮症,对母亲和胎儿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经饮食治疗3至5天后,血糖仍无法达标,或调整饮食后出现饥饿性酮症,增加能量摄入血糖又超过孕期标准者,应及时加用胰岛素治疗。但由于种种认识误区,很多“糖妈妈”对孕期用胰岛素顾虑重重,担心对宝宝有影响,还怕一旦用上以后就停不下来了。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首先,胰岛素是大分子蛋白,不能通过胎盘,也就是说根本就不会进入胎儿的身体里,因此不会影响胎儿健康。其次,大多数怀孕前血糖正常的糖妈妈在生完宝宝之后血糖都会恢复正常,不需要再使用胰岛素,所以也不存在什么“用了就撤不下来”一说。

晨报讯由卫生部医政司批准,世界糖尿病基金会支持,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作为执行单位,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妊娠糖尿病规范化诊疗促进合作项目”日前启动。该项目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医生培训,并通过患者教育、高危患者筛查、妊娠糖尿病疾病认知及诊疗现状调研等活动,激发全社会对妊娠糖尿病的重视,从医生、患者和公众三个层面上全面推进妊娠糖尿病诊疗的规范化。

据悉,该项目计划在未来30个月的时间内,分两批在全国15个城市建立45个妊娠糖尿病诊疗中心,培训中心城市周边900个医院的4500名医生;并对高危人群进行普及教育,对高危患者进行筛查。预计将有近30万名高危人群直接受益。诊疗中心还将为妊娠糖尿病患者设置绿色通道,方便妊娠糖尿病患者就医。(记者张晓莉)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