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妊娠合并淋巴瘤

发布日期:2014-10-22 08:13:49 浏览次数:1607

目錄1 拼音2 疾病代碼3 疾病分類4 疾病概述5 疾病描述6 癥狀體征7 疾病病因8 病理生理9 診斷檢查10 鑒別診斷11 治療方案12 并發癥13 預后及預防14 流行病學15 特別提示

1 拼音rèn shēn hé bìng lín bā liú

2 疾病代碼ICD:O99.1

3 疾病分類婦產科

4 疾病概述妊娠合并惡性淋巴瘤在臨床上不常見,但危及到母親、胎兒的生命安全,故令人十分擔心。妊淋巴瘤早期可無明顯全身癥狀,僅表現為淋巴結腫大,多為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淋巴結質硬,粘連融合一起,尤其是以表淺的頸部、腋下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最為常見。疾病進展可出現畏寒、發熱、夜間盜汗、消瘦乏力、厭食、瘙癢等癥狀。5 疾病描述妊娠合并惡性淋巴瘤在臨床上不常見,但危及到母親、胎兒的生命安全,故令人十分擔心。妊娠期合并淋巴瘤多見于霍奇金淋巴瘤,主要表現為淋巴結腫大、發熱、貧血、消瘦。確診依靠病理診斷。6 癥狀體征淋巴瘤早期可無明顯全身癥狀,僅表現為淋巴結腫大,多為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淋巴結質硬,粘連融合一起,尤其是以表淺的頸部、腋下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最為常見。疾病進展可出現畏寒、發熱、夜間盜汗、消瘦、乏力、厭食、瘙癢等癥狀。妊娠時由于腹部增大,正確觀察腹部情況困難,從而影響了對病情及分期的估計。

ML 的臨床分期近30 年來已趨向統一,原用1965 年Rye 會議制定的分期,于1971 年Ann Arbor 會議進行了修改,將其分為4 期,并根據有無全身癥狀將每一期分為A、B2 組。1989 年在英國Cotswold 對Ann Arbor 分期作了進一步修訂。目前認為是比較簡單易行的分期方法。

Cotswold 分期(1989)

Ⅰ期:侵犯單個淋巴結區或侵犯1 個淋巴組織(如脾臟、胸腺、韋氏環)。

Ⅱ期:侵及2 個或2 個以上的淋巴結區,均位于橫膈的一側(如縱隔為1 個部位,一側的肺門淋巴結是1 個部位),解剖部位的數目,應詳細標明,如寫為

Ⅱ2Ⅲ期:淋巴結區或淋巴組織的侵犯涉及橫膈的兩側。

Ⅲ1:有或無脾門、腹腔或門脈區淋巴結受侵。

Ⅲ2:有主動脈旁、髂部、腸系膜淋巴結受侵。

Ⅳ期:淋巴結以外的部位(S)受侵犯,稱之為E。

A:無全身癥狀。

B:不明原因的發熱>38℃連續3 天以上,盜汗,在半年以內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10%。

X:大瘤塊,大于縱隔寬度約1/3 者,淋巴結融合包塊的最大直徑>10cm 者。

E:單一結外部位受侵,病變侵犯到與淋巴結或淋巴組織直接相連的器官、組織時,不記錄為Ⅳ期,應在各期后記入“E”字母(如病變浸潤至與左頸部淋巴結相連的皮膚,記錄為“ⅠE”)。

CS:臨床分期。

PS:病理分期。7 疾病病因已證明,很多動物如雞、小鼠、貓和牛的惡性淋巴瘤可由病毒引起。在人類,雖然多年來人們考慮到淋巴瘤的某些臨床表現如發熱、多汗、白細胞增高等在許多方面很像感染,直到近年才證明部分淋巴瘤確為病毒所引起。有關淋巴瘤的病因研究大多是從高發區或高發人群開始的。

1.病毒

2.免疫抑制

3.細菌感染

4.環境因素

5. 其他 某些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如毛細血管擴張性共濟失調、Wiscott-Aldreich 綜合征、Chediak-Hig 綜合征等亦常并發惡性淋巴瘤。8 病理生理1.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發病機制 由于淋巴細胞的分化階段不同,因而在受侵的淋巴結或淋巴組織中可出現不同階段的瘤細胞。在同一病灶中,可有低分化的瘤細胞,也可有分化較為成熟的細胞。隨著病變的進展,惡性淋巴瘤的組織學類型可有轉變,如結節型可轉變為彌漫型。增生的腫瘤組織可呈單一細胞成分,但由于原始多能干細胞可向不同的方向分化,有時細胞成分可是2 種以上或多種多樣的。

2.霍奇金淋巴瘤的發病機制 絕大多數經典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伴有克隆性細胞遺傳學異常,這種異常隨不同病例而不同,且克隆內異常也為異質性,提示染色體不穩定。許多病例顯示14q 異常,類似B 細胞性淋巴瘤,但很少發生t(14;18)的異常。2 個研究組應用熒光原位雜交技術(伴或不伴熒光免疫分型),發現

所有霍奇金淋巴瘤病例的RS 細胞顯示克隆數值異常。9 診斷檢查診斷:惡性淋巴瘤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X 線檢查及病理學檢查,但對于惡性淋巴瘤的確診和分型,病理學檢查是必不可少的。診斷性治療,在臨床上常常可以看到有的患者因長期消瘦、乏力或不明原因的低熱;或個別情況下有的人淋巴結腫大,因顧慮取活檢造成播散,而進行診斷性放療。但相當多的患者后來證實不是惡性淋巴瘤。

1.診斷標準 淋巴瘤的診斷依據是病理學檢查。

2.診斷評析 淋巴瘤的診斷依靠病理學檢查,取得足夠、合適的病理標本是正確診斷的首要條件。通常伴有淺表淋巴結腫大者,可常規進行淋巴結活檢。縱隔或腹腔內淋巴結腫大,而缺少淺表淋巴結腫大者,則需要剖腹術或開胸術獲取標本。當深部淋巴結融合成巨塊,以Tru-Cut 針穿刺效果也相當滿意。僅有脾臟腫大,臨床高度懷疑淋巴瘤時,應及時行脾切除術,術中同時做肝活檢,以得到更多的診斷依據。肝臟病變時,可在CT 或超聲引導下行肝穿刺術,得到所需要的肝組織。胃腸鏡檢及鏡下活檢對胃腸道淋巴瘤的診斷非常重要,但活檢病理與術后病理結果不完全一致,北京協和醫院一組病例不符合率達25.8%。少數NHL 在疾病早期表現為發熱、黃疸、肝功能異常、全血細胞下降或神經-肌肉癥狀,沒有明確的瘤塊或存在穿刺術、活檢術的禁忌證,此時骨髓檢查十分重要。骨髓穿刺和活檢同時進行,必要時需重復數次,而且盡可能做染色體、免疫表型和基因重排等新技術檢測,以早日明確診斷。典型的淋巴瘤診斷并無困難。但臨床醫師應對疾病的病變范圍及分期給予足夠重視。當通過病理學檢查確診為淋巴瘤后,一定要做骨髓檢查、胸腹CT;盡量進行全胃腸鋇餐造影。超聲檢查雖然價廉、易行,但重復性較差,缺少長期保存的圖像,僅適于初篩檢查和治療后隨診。淋巴瘤的分期是制訂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在HL 時尤為如此。目前國際采用Ann Arbor 分期標準(1971,1989 年Cotswald 修訂)主要適用于HL。對NHL,這一分期標準并未能很好地預測疾病的預后,因此,可據以簡約地作出大致分期即可。

實驗室檢查:

1.轉肽酶(r-GT)、β2-MG 及血沉(ESR)增高,均可作為參考指標。

2.血沉檢查 。

3.外周血 。

4.生化檢查 可有血沉、血清乳酸脫氫酶、β2-微球蛋白及堿性磷酸酶升高,單克隆或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以上改變常可作為腫瘤負荷及病情檢測指標。

5.免疫學表型檢測

6.染色體檢查

7.病理檢查 惡性淋巴瘤一般說來應由病理檢查證實,由于在顯微鏡下不但要觀察細胞的形態,而且需要觀察整個淋巴結的結構和間質細胞反應,所以最好取完整的淋巴結送檢,盡可能地不要取部分淋巴結。

其他輔助檢查:

1.病理檢查 ML 的診斷必須取活檢,經病理檢查確定其組織學性質及類型。

2.影像學檢查 包括X 線檢查、CT、MRI、B 超、胃腸造影、PET、腎盂造影、淋巴造影等,可根據病情選用。10 鑒別診斷在臨床上惡性淋巴瘤常易被誤診,例如以表淺淋巴結腫大為首發表現的惡性淋巴瘤患者,有70%~80%在初診時被診斷為淋巴結炎或淋巴結結核,以致延誤治療。因之惡性淋巴瘤的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惡性淋巴瘤應與以下疾病鑒別:

1.慢性淋巴結炎

2.巨大淋巴結增生

3.HD 和NHL 的病理和臨床表現各有不同特點,但這些特點都是相對的,只供臨床參考。11 治療方案妊娠并發淋巴瘤的治療是復雜的,應個體化,根據胎次、妊娠期病情危重程度及妊娠期限,全面權衡利弊。放、化療可使疾病控制在相當的階段,局部的病變可放療,而廣泛淋巴受累則需要全身化療。不論放療還是化療均給母體和胎兒帶來不利的影響,對母體來說,可增加母體出血和易感染的危險性;對胎兒則可引起胎兒畸形、流產、宮內生長遲緩、死胎等危險。

1.放射治療 適合早期患者,進行全身淋巴結的照射,療程6 周,5 年存活率為84%,半年以上放療后可存活10 年。

2.化學療法 以聯合化療效果最好,可明顯改善晚期病人的預后。國外報道用MOPP 方案,治療6 個療程可使晚期病人的完全緩解率達到80%,5 年無病存活率為68%。

3.產科處理要點 妊娠對本病的病程無明顯影響,但是在妊娠期間進行放療和化療可增加母體的感染和出血的危險,引起胎兒畸形和死亡。因此,妊娠早期應積極終止妊娠,在妊娠中期和晚期可先試行低度或中等劑量的放射治療,待妊娠結束后再做正規的放射或化療。分娩后預防出血和感染,并注意產婦的全身情況,給予一般支持療法。12 并發癥惡性淋巴瘤的并發癥主要見于貧血、感染、發熱、胸悶、胸痛咳嗽、氣短、吞咽受阻、呼吸困難、腹痛、腸梗阻、黃疸、腹水硬化、腎盂積水、尿毒癥及神經系統癥狀。13 預后及預防預后:研究發現,在淋巴瘤化療使用的抗腫瘤藥物中,烷化劑,如苯丁酸氮芥、環磷酰胺和氮芥,顯示早孕期接觸的胎兒畸形風險為13%,以后則為4%。抗代謝藥,如甲氨蝶呤,在第1 個3 月接觸對胎兒流產和畸形有最高的風險,在此階段應避免使用。抗生素抗腫瘤藥如博萊霉素、阿霉素和柔紅霉素,尚未有報道對胎兒有不良影響。長春新堿類藥物,長春堿和長春新堿,在動物中能導致胎兒畸形。綜上所述對于妊娠合并淋巴瘤患者如要進行化療,在第1 個3 月化療對胎兒風險最大,在第2 個和第3 個3 月進行化療風險性有所減小。在選擇抗腫瘤藥物時,葉酸拮抗劑應避免在早期妊娠使用。抗腫瘤藥物對于存活兒童長期發育的影響,目前尚不明確。在妊娠早期,若病變限于或波及膈下,胎兒不能避開照射野者,則應終止妊娠。如病變廣泛、病情發展迅速者,亦應考慮終止妊娠。

在妊娠中、晚期,且病變暫時不威脅生命時,可允許繼續妊娠。尤其是妊娠晚期可至胎兒存活分娩后再治療。對于妊娠中晚期,病變在ⅠA 或ⅡA 期,而遠離骨盆區域時,可予低至中等劑量的放療。由于放療可能損傷性腺而引起不育,放療時應給予保護,把性腺置于放射野之外。若需要放療膈區淋巴結,則應保護腹部、避免胎兒受到照射。

目前研究尚無證據表明孕期所處的免疫狀態使惡性腫瘤發生率增加。妊娠本身亦不改變淋巴瘤的病理過程,也不使孕婦的自發流產率增高。淋巴瘤一般不通過胎盤屏障轉移到胎兒,罕有報道胎兒也患此病。妊娠與非妊娠淋巴瘤的5 年及15 年存活率無明顯不同。

預防:由于淋巴瘤病人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確,所以預防的方法不外:①盡可能減少感染,避免接觸放射線和其他有害物質,尤其是對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的藥物;②適當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14 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結果,惡性淋巴瘤的發生與人種、基因、生活環境、家族發生的傾向有關。研究表明惡性淋巴瘤的發生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有原發或繼發免疫缺陷者,惡性淋巴瘤的發生率增高。在25~35 歲生育高峰年齡的婦女中,惡性腫瘤的發生率為0.06%,而孕婦中惡性腫瘤的發生率為0.07%,2 組間無顯著差異。淋巴瘤是妊娠所合并惡性腫瘤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淋巴瘤分霍奇金淋巴瘤與非霍奇金淋巴瘤2 類。霍奇金淋巴瘤多發生于20~40 歲的青年人,妊娠合并霍奇金淋巴瘤的發生率可達1/1000~6000。而非霍奇金淋巴瘤發生于年齡較大的人群,合并妊娠較為少見。15 特別提示由于淋巴瘤病人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確,所以無特殊預防的方法,盡可能減少感染,避免接觸放射線和其他有害物質,尤其是對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的藥物;適當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相關文獻點此查看相關文獻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7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