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中医治疗

发布日期:2014-11-24 00:48:58 浏览次数:1600

系统性红斑狼疮(SIE)是一种侵犯全身结缔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器官特别是肾脏常被累及。SLE合并肾脏病变的发生率国外报道为16-80%,我国报道为64-67%。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简称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标准是在SLE确立后,临床上具有持续蛋白尿在(十)以上或镜下血尿(10RBC/高视野)、管型尿和肾功能损害之一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系患者免疫功能异常,自身调节紊乱所致,脱氧核糖核酸和抗脱氧核糖核酸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着于基膜内皮是狼疮性肾炎的重要病理基础。

西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对活动性狼疮性肾炎则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可能与祖国医学的阴阳毒、虚劳水肿有关,多因禀赋不足,肝肾亏损,气阴两虚,正不胜邪,邪毒乘虚而入,导致热毒灼炽、津液耗伤、气血失和、脏腑亏虚,筋脉瘀阻。

病因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中医病因病机: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病因,内因多属素体虚弱,外因多与感受邪毒有关,其中正虚以阴虚最为重要,邪毒以热毒最为关键。山东淄博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临床观察表明:狼疮性肾炎的患病率以女性为多,特别是好发于青春期及妊娠哺乳期妇女,而女子属阴,多种生理活动,如月经、妊娠、哺乳等,均易伤及阴分,有病之后也以阴虚证候最为常见。因此,阴虚是本病的关键病机之一。当然,阴虚除体质因素外,还可能与过度劳累、七情内伤、房室不节等因素有关。此外,许多患者因日光暴晒后发病或病情恶化;发病之后又以热毒炽盛为突出表现,这是本病的发生与热毒有关的证据。至于虚火旺和热毒炽盛与肾脏损害如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减退等的关系,与其他原发性肾炎的机理大致相同。

分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中医辨证分型:1.湿热痹证

[症状] 低热,关节游走疼楚,肌肉酸痛,或伴局部关节红肿、渗出。舌苔黄糙,质红,脉滑数,或细数,血沉增快

[治法] 祛风通络,清热和营。

2.热毒炽盛证治

[症状] 高热持续不解,面部红斑,其它部位反映亦有损害。全身关节、肌肉疼痛神昏,谵语,口干欲饮,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舌质红或紫暗,苔黄腻或光红如镜。脉细数或滑数。血沉增快,血中多可找到狼疮细胞。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护阴。

3.邪毒攻心证治

[症状] 胸闷气短心悸怔忡,烦躁失眠,或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质淡或紫暗,苔薄白,脉细弱或结代,心电图变化包括心肌炎心包炎等。

[治法] 益气温阳,镇心利水。

4.邪蒙清窍,肝风内动证

[症状] 癫狂谵语,伴抽搐面瘫偏瘫截瘫,大便秘结,尿失禁或潴留,舌红少苔,脉弦。包括脑或脊髓侵犯。

[治法] 豁痰开窍,平肝熄风。

5.脾肾亏损证治

[症状] 面色少华,面目四肢浮肿,腰膝酸软乏力足跟痛,肢冷面热,口干咽燥,尿少。舌质淡微胖,苔腻带黄。脉细数。尿常规或肾功能改变,包括狼疮性肾炎,尿毒症等。

[治法] 健脾益肾,清热化湿。

6.瘀热伤肝证治

[症状] 黄疸,右胁疼痛,腹胀,纳呆,头晕,失眠,月经不调,脾肿大,皮肤有瘀斑,或鼻衄,吐血。舌红,质紫暗,脉细弦。肝功能损害,白血球及血小板减少,球蛋白升高。包括狼疮性肝炎

[治法] 柔肝理气,活血化瘀。

7.气阴两虚证治

[症状] 低热神倦,头晕心烦,脱发目糊,口干,盗汗,关节及腰部酸楚。舌质偏红,苔花剥或光剥。脉细数。

[治法] 益气养阴,凉瘀泄热。

狼疮性肾炎分型:狼疮性肾炎常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各种临床表现,如发热。蝶形红斑、关节痛等。一般当肾脏被累及时其他脏器的损害也比较显著,其中心脏、胸膜及造血系统尤为显著。临床分为四型:

(1)轻度损害型。除尿常规异常外,其他表现不明显,蛋白尿在十廿之间,尿蛋白定量每日2克以下,常有管型及镜下血尿。白细胞也常增多。

(2)肾病综合征型。临床上呈典型的肾病综合征表现,大多伴有中等程度以上的肾功能损害,常有贫血高脂血症,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一般较轻。尿常规和一般肾病综合征相似,但红细胞显著增多,内生肌酐清除率一般降低。

(3)肾功能减退型。有较明显的肾功能减退,不少病例在肾功能接近衰竭时蛋白尿、血尿仍明显,且有显著的肾病综合征表现,表示病变仍持续活动。患者可有高血压。本型病情发展较快,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进入尿毒病。

(4)急进型。病情发展迅速,肾功能很快恶化,尿蛋白、红细胞管型增多,常伴发热及其他红斑狼疮活动表现。常在短期内进入肾功能衰竭

中医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辩证中医治疗:①热毒炽盛;症见高热不退出血倾向明显,烦渴饮冷,甚则昏谵抽搐,或见关节红肿疼痛,舌红绛,脉洪大或数。

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方用古方犀角地黄散

②肝肾阴虚:两目干涩,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发脱齿摇,腰膝酸痛,大 便干结,或低热盗汗,尿赤灼热,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滋养肝肾 方用古方犀角地黄散

③ 脾肾阳虚:症见全身乏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足跟疼痛,纳少腹胀,尿清便溏,或水肿明显,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无力

治宜温补脾肾,方用古方犀角地黄散

④气阴两虚:症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自汗畏风,易感冒,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质淡红或偏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或细数。

治宜益气养阴,方用古方犀角地黄散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