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疼痛液体溢出是哪些耳疾的病症
外耳道疼痛液体溢出是哪些耳疾的病症?
www.sanyue.com2012-08-06 02:30:31来源:三月耳鼻喉科
外耳道疼痛是常见的耳部疾病症状,但如果伴有液体溢出就不得不引起重视了。下面小编总结了一些伴着这种耳症的耳部疾病,如果大家有相应症状发生务必要引起重视。
外耳道疼痛伴有液体溢出常见于哪些情况
有的妈妈发现,即使不是因为洗澡时进了水,宝宝的耳朵 也有液体流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宝宝的耳道有液体积聚或流出,医学上称之为耳溢液。许多外耳道的疾病可引起外 耳道疼痛伴有液体溢出,常见的情况有:
(1) 外耳道疖也称局限性外耳道炎,多由于挖耳损伤引起细菌感染,也可因游泳、洗澡时外耳道进水使皮肤软化等因素引起。发病时可出现剧烈耳痛,在张口、咀嚼时疼痛加 重。婴儿不会诉说,表现为哭闹不安,牵拉耳郭或压耳屏疼痛 更加明显,这一点可与急性中耳炎鉴别,中耳炎无耳郭牵拉 痛。疖肿成熟后会溃破流出少量脓液,疼痛缓解。
(2) 坏死性外耳道炎为表示病情凶险,又称为恶性外耳 道炎,但并无恶性肿瘤。本病多发生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或免疫 受抑制的病人。患糖尿病的老年人,患有外耳道炎时,一旦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发生进行性坏死开始于外耳道皮肤,继之侵及外耳道骨部,引起骨髓炎。患者耳痛,有的呈持续性头 痛,一般止痛药无明显的效果;外耳道有浆液脓性分泌物。
(3) 外耳道异物外耳道异物种类很多,常因儿童出于好奇心将小物体塞入外耳道内,有时为昆虫进入外耳道,损伤外耳 道皮肤发生感染而致疼痛,患儿哭闹不安或耳内流出脓性分泌 物,甚至有臭味。因此,要教育儿童,不要向外耳道内塞东西。
(4) 外耳道胆脂瘤也称为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症。本病 多认为是慢性炎症长期刺激,皮肤角化物不断增加,聚结 团,加之耳道内进水或继发感染,使胆脂瘤膨胀,压迫外耳道, 引起剧烈疼痛。当胆脂瘤被细菌分解,其液体分泌物由外耳道溢出,可有臭味。胆脂瘤可压迫骨质,使外耳道骨质破坏吸收而扩大,形成口小底大的形状,而致胆脂瘤很难取出。
(5) 外耳道真菌病也称为真菌性外耳道炎,是真菌进入外耳道生长繁殖所引起的皮肤感染,病人常因挖耳致损伤 或外耳道炎症而诱发本病。病人多因患有指甲癣或脚癣,经 常挖耳将真菌带进外耳道,真菌在外耳道生长繁殖,引起外耳道真菌病。挖耳是一种有害无益的不良习惯,应该加以克服。 本病继发细菌性感染时,可引起外耳道肿胀、疼痛等急性外耳道炎的症状。清除外耳道膜状物或痂皮,用酒精清洗外耳道后,再用杀真菌的药物治疗。
(6) 耵聍栓塞外耳道皮肤有耵聍腺,分泌一种淡黄的,或呈黏稠样的物质,俗称耳屎或耳垢,医学上称为耵聍。有时 过多的耵聍和外耳道脱落的上皮、灰尘混在一起,形成较大的 硬块,阻塞了外耳道,医学上称为耵聍栓塞。这种阻塞物,遇 水鼓胀或伴有感染时,引起听力下降、耳痛和流水等症状。应 定期检查,及时取出耵聍。
(7) 耳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由水痘病毒或带状疱疹病 毒引起的疾病。疱疹易发部位为耳、咽、喉、颈部和躯干,其中 以耳部、胸部(肋间神经)的带状疱疹为多见。发病初期全身不适,低热,头痛,继之患侧耳剧痛,耳郭、外耳道皮肤出现淡 红色疱疹,疱疹溃破后有血性物渗出。有的可出现面神经麻痹,重者常引起耳蜗及前庭功能障碍。
(8) 外耳道乳头状瘤多发生于青壮年,在外耳道软骨 部,是一种良性肿瘤,多认为病因是病毒感染。如有继发细菌 性感染时,出现耳胀、耳痛、流脓等。治疗方法一般为手术切除。
耳道内有很多的疾病可以引起疼痛和液体溢出,有的呈脓性且很臭。因此,耳朵内出现疼痛伴流出液体时,必须经专科医生进行诊治,以免误诊、误治,贻误病情。
三月健康网(www.sanyue.com)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 珂 )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