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结节的症状起因
发布时间:2006-10-19来源:飞华健康网医生组20人关注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疾病,常无症状,任何甲状腺疾病都可能以结节的形式存在,临床上分类比较困难。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的单发或多发性结节性疾病,大多数为良性病变,普通人群的发病率约10%,它的发病率决定于受检人群,与年龄、性别、是否接受放射及检测方法的敏感性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每增长1岁,其发生率至少要升高0.1%,成年普通人群的发生率多超过10%。近年来,用高分辨超声检查,发现在女性人群中发生率高达20%~30%,男性17%~25%。尸检资料中曾显示,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为50%。在接受过电离辐射的人群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发病率均增高。19岁之前接受颈部放射治疗的儿童,10年后40%发生甲状腺结节病变,良、恶性发病率与普通人群无大的差异。 甲状腺结节常见于结节性良性或恶性病变,且恶性病变少于5%。随着近年来实验室检查确诊率的大大提高,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方式也较前提高,早期诊断率的提高为发现有恶性病变的微小病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细针穿刺(FNA)可提供准确有效的病理学诊断依据,依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结果选择手术或 121 I抑制治疗的新程序,提高了临床治愈率。 甲状腺结节的常见病因为甲状腺胶样结节,甲状腺囊肿,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恶性或慢性),良性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自主性高功能性结节,转移性甲状腺肿瘤等。 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流行,发生在高原地区,女性发病高于男性。长期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以后由于甲状腺肿大明显,可有压迫症状,多见于Ⅰ~Ⅱ度甲状腺肿大,无杂音和震颤,很少有结节,部分病人可有甲减症状或粘液性水肿。 甲状腺腺瘤是单发结节最常见的原因,起源于滤泡细胞,可分为滤泡型和乳头型两种。腺瘤通常为单个,呈圆形,质结实,无粘连及压痛。部分腺瘤自主分泌T 3 、T 4 ,临床上甲状腺功能可正常,也可亢进,称高功能腺瘤,瘤体性质与一般腺瘤无甚区别,此种腺瘤罕有恶性。 囊性结节占甲状腺结节的15%~20%,直径很少有3cm的,一般无压痛,触之光滑,有波动感,可相当坚硬。大部分由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出血或退行性病变形成,少数病人系先天性舌骨囊肿及皮样囊肿。癌的坏死液很少见,囊肿内含棕黄色或清亮液体。 胶质结节常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女性多于男性,病史一般较长。镜下可见滤泡扩大,含大量胶质,上皮细胞扁平,腺体增大可出现压迫症状,但甲状腺功能往往正常,此型胶质结节多年后可发展成毒性结节,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癌变的可能。 癌性结节占甲状腺结节病的4%左右,可见于任何年龄,高峰出现于49~69岁的年龄阶段,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年龄40岁的甲状腺癌结节发生、转移及死亡的比例增高。 临床上区别良、恶性结节时,可参考以下几点:(1)年龄和性别,甲状腺癌多见于年龄大的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2)甲状腺癌单结节远比多发性发病数量多;(3)一个质地较软、光滑、可活动的结节,大多良性,但部分未分化癌如有坏死或出血,可相当软。坚硬、固定、不痛的结节,恶化的机会大(有例外);(4)钙化的结节癌的可能性小,但髓样癌好发生钙化;(5)生长快的结节提示癌肿,但急骤长大伴疼痛的甲状腺肿,系肿瘤出血或急性甲状腺炎而非癌性结节;(6)如有邻近颈淋巴结肿大者,应考虑为癌;(7)经足量甲状腺干制剂抑制治疗到4个月,结节无明显变小或反而增大者,应考虑为癌;(8)甲状腺结节引起显著的压迫症状或声音嘶哑,应手术治疗;(9)甲状腺扫描提示单个热结节,常为良性伴功能亢进,温结节多见于良性肿瘤。单个冷结节有癌的可能;(10)血清降钙素升高者,常见髓样癌。TGA和TMA者为桥本氏甲状腺炎,TG升高具有诊断癌的参考价值;(11)FNA具有指导性。 大部分良性甲状腺结节不需要特殊治疗,必要是可选择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硬化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