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中毒
维生素D中毒症是医源性疾病之一,其中毒主要由于在防治佝偻病时错误诊断和过时使用维生素D。早期症状是食欲减退,甚至厌食、烦躁、哭闹、精神不振,多有低热。也可有多汗、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逐渐出现烦渴、尿频、夜尿多,偶有脱水和酸中毒。可头痛,血压可升高或下降,心脏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电图ST段可升高,可有轻度贫血。严重病例可出现精神抑郁,肌张力低下,运动失调,甚至昏迷惊厥,肾功能衰竭等。尿比重低而固定,尿蛋白阳性,细胞增多,也可有管型。长期慢性中毒可致骨骼、肾、血管、皮肤出现相应的钙化,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严重者可因肾功能衰竭而致死亡。孕妇早期维生素D中毒可致胎儿畸形。辅助检查:血清25羟D增高,血钙升高,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低,血浆胆固醇正常或升高。维生素D中毒的可靠X线征是:尺桡骨干皮南骨模糊并有骨膜反应;皮质骨松化或骨质疏松;尺桡骨干骺端梗化带或“疏密”琏;骨干皮质增厚致密
维生素D中毒
;腕骨化骨核钙化环增厚硬化。
维生素D中毒 -
疾病描述
疑维生素D过量中毒即应停服维生素D,如血钙过高应限制钙的摄入,包括减少富含钙的食物摄入,加速钙的排泄,口服氢氧化铝或依地酸二钠减少肠钙的吸收,使钙从肠道排出,口服泼尼松抑制肠内钙结合蛋白的生成而降低肠钙的吸收;亦可试用降钙素,注意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维生素D中毒 -
疾病预防
控制预防量,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家长在给孩子服用维生素D时应按医嘱服用,不可随意加量。如已出现D中毒的现象,应立即去附近医院就诊,停服维生素D,并吃含钙少的食物,少晒太阳。必要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增加钙的排泻,减少钙的吸收,逐渐使病情好转。
维生素D中毒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