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都是正常现象
荆楚在线 楚天金报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儿科罗莉漫
毛毛出生不几天即出现皮肤变黄现象。听老人们说,毛毛刚出生变黄是正常的,喂点糖水喝就会消褪。可现在26天过去了,毛毛不仅皮肤黄色没有消褪,而且还出现嗜睡、吃奶减少、烦躁不安等症状,有时还伴有尖叫、抽搐。年轻的王爸爸十分着急,抱着毛毛来到医院儿科,医生诊断为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必须立即治疗。那么,究竟什么是核黄疸?
据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儿科余健主任介绍,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一种症状,但大多数属正常的生理性黄疸,一般发生在出生2-14天内,主要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而引起,无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只需供给足够的水分和葡萄糖,多可自行消褪。另一类为病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即可出现,而且黄色较重,进展迅速,迟迟不褪,或稍褪后又重现,有的患儿甚至持续2-3个月。引起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有:母婴血型不合造成的溶血性黄疸,其中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血红蛋白病,如地中海贫血;感染,如新生儿肺炎、脐炎及败血症等;早产,如低体重儿或未成熟儿;产伤等;另外,还有一些药物,如磺胺、痢特灵、水杨盐酸等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也可导致病理性黄疸。
胆红素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某些核团黄染就称为核黄疸。初期,新生儿表现为嗜睡、不肯吃奶、尖叫、烦躁,甚至出现抽搐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幸存者常常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表现为智力低下、语言障碍、手足徐动症、牙齿发育不良、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等。
新生儿一旦发现病理性黄疸应及早处理。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患儿裸睡于温箱中,以光线照射来改变血中胆红素的结构,促其变为对神经组织无害的物质并排出体外,一般采用绿光、蓝光,也可采用白光。同时可结合药物治疗,如静滴葡萄糖、白蛋白等,口服或肌注苯巴比妥等以加速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极重度患儿需采用换血疗法。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