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生理黄疸与母乳性黄疸的区分
医网摘要:大多数家长都会发现新生儿出生2~3天皮肤开始发黄,严重一点的白眼珠都成了黄色的。如果你的孩子是早产儿,这一现象基本会出现,那么新生儿生理黄疸和母乳性黄疸有哪些区分?
当你去问医生或上一辈带过孩子的老人,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没事。因为只要孩子精神好,吃奶正常,一般7~10天黄色就会自行消退了。在医学上这种现象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这是因为胎儿娩出后,血氧分压突然增高,致使红细胞加速破坏,造成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皮肤黄染。足月新生儿中的60%,早产儿中的80%都可见到这一生理现象。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保健人员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新生儿黄疸时间延长了,不但满月时黄疸不退,甚者可达数月。可以庆幸的是,这种因母乳喂养引起的黄疸一般仅为轻、中度,很少引发核黄疸。为什么喂母乳会造成黄疸呢?现代医学认为有两种原因:
(1)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增加,致使未结合的胆红素在肠道内的回吸收增加。
(2)母乳中葡萄糖醛酸苷酶较牛奶中多且活性强,使肠道未结合胆红素吸收增加,引起黄疸。
见到这种黄疸,你可停喂母乳48小时,观察孩子皮肤黄染程度。如果减轻,你可以继续喂母乳,因为再次黄疸比以前轻。还可将母乳吸出来后,在装有56℃水的容器中加热15分钟当酶被破坏后,未结合胆红素吸收减少,必然可减轻黄疸。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