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与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
1、胆红素产生相比之下过多 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循环中的红细胞数目多,所以红细胞损坏多,胆红素产生就多。
2、肝细胞受体蛋白缺少 肝细胞胞浆内Y、Z蛋白含量低,因此对胆红素的吸收能力不充分。
3、肝脏酶系统发育不完全 由于肝细胞内演变结合胆红素的酶系统不成熟,关键是颗粒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含量及活性均低,使未结合胆红素变为结合胆红素的过程局限。
4、胆红素排泄障碍 肝细胞对结合胆红素的排泄有临时性缺陷,胆红素产生过多时可导致临时性肝内胆汁沉积。
5、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 刚出生的新生儿肠道无菌,无尿胆原天生,小肠腔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使结合胆红素脱往葡萄糖醛酸再度天生未结合胆红素,重新由肠道吸取。由于上述五个原因,导致新生儿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而伴发生理性黄疸。
出生后2-3天伴发肌肤、巩膜黄疸,3-5天可达高峰;满月新生儿7-14天消散;早产儿2-3周消散,小部分可晚至4周才消散。血清胆红素水平通 常不超出205.2umol/L,早产儿不超出256.5umol/L。在这段时间婴幼儿通常情况下良好,不伴有其它特征。
医院肝病专家提示:乙肝治疗应往正规医院,咨询专业医生指导进行,切不可盲目自治。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