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引流术治疗胆囊癌合并阻塞性黄疸
发布时间:2012/10/31 13:18来源:飞华健康网编辑:雪莲我要评论
胆囊癌是较难早期发现且预后较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合并阻塞性黄疸,给患者的治疗造成巨大障碍,这时可采用介入式胆道引流术进行治疗。
胆道引流方法分为外引流、内外引流及内引流,前两种方法最简便,适用于短期应用和内引流失败的患者。目前国内外常采用的介入性胆道内引流方法是金属支架对胆管的扩张及支撑,促进胆汁的正常排泄,减轻患者黄疸症状。
1989年Irving将可扩张的金属胆道支架置入16例伴阻塞性黄疸的胆囊癌患者的胆道狭窄部位,其中1例患者的梗阻症状得到缓解,维持胆道通畅时间为5个多个月。
1992年5例原发性胆囊癌伴恶性胆道狭窄的患者经金属支架扩张及支撑引流后,平均生存期延长至7个多月;1996年Kaskarelis报道的胆囊癌并发阻塞黄疸4例,经肝置入支架后黄疸消退,且生存时间为7~9个多月。
由此看来,胆道支架引流术可很好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延长生命长度。我国1991年开始采用镍钛合金支架治疗恶性胆道狭窄,都获得良好的引流效果。
胆囊癌发展到中晚期常会并发阻塞性黄疸,不仅影响患者营养物质的摄入,还可能出现皮肤瘙痒难忍的症状,对患者的康复极为不利。若能采取这一方法保持胆道引流通畅,患者生存时间不亚于姑息性手术治疗。国内曾对3例胆囊癌患者采用氧化钛包裹的镍钛合金支架扩张及支撑胆道狭窄部位,他们的生存时间为5~18个月,死亡时均无黄疸发生。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