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中暑如何治疗
旧风俗习惯怕产妇“受风”而要求关门闭窗,产妇深居室内,包头盖被,穿长袖衣、长裤,紧扎袖口、裤脚,使居室和身体小环境处在高温、高湿状态,严重影响产妇出汗散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衰竭而出现高热、意识丧失和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当人体处于超过散热机制能力的极度热负荷时,因体内热积蓄过度而引起高热,发生产褥中暑。
那么,产褥中暑如何治疗?
1.如有中暑先兆,立即将产妇移至凉爽通风处,解开衣服,多喝凉开水或盐开水,使其安静休息。
2.轻度中暑者,除上述处理外,适度应用仁丹、十滴水内服,涂擦清凉油,体温上升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置冰袋、电扇或给予解热药物退热。
3.重度中暑时,迅速将患者移至通风处,用冰水或冰水加酒精全身擦浴,在头、颈、腋下、腹股沟浅表大血管分布区放置冰袋,并同时电扇吹风,应尽早、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
4.治疗原则:立即改变高温和不通气环境,迅速降温,及时纠正酸中毒和休克,补充水分及氯化钠。首先应将患者置于阴凉、通风处,用冷水、乙醇等擦浴,快速物理降温。按摩四肢,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已发生循环衰竭者慎用物理降温,以避免血管收缩加重循环衰竭。重视纠正脑水肿,可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同时采用药物降温,用4℃葡萄糖盐水1000~1500ml静脉滴注。盐酸氯丙嗪加于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注,1~2小时滴完,4~6小时可重复一次。当血压下降时,停用盐酸氯丙嗪改用地塞米松。紧急时也可使用盐酸氯丙嗪加盐酸异丙嗪静脉滴注,体温降至38℃时,停止降温处理。在降温的同时应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24小时补液量控制在2000~3000ml之间,并注意补充钾、钠盐。加强护理,注意体温、血压、心脏及肾脏情况。用地西泮、硫酸镁等抗惊厥、解痉。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出现心、脑、肾合并症时,应积极对症处理。心力衰竭用毛花甙丙等。呼吸衰竭用尼可刹米、洛贝林对症治疗。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