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血管迷走性晕厥
晕厥指突然发作的短暂意识丧失,同时伴肌张力降低或消失,持续几秒至几分钟可自行恢复,其实质是脑血流量暂时减少。18 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15%。晕厥病因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病因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占所有不明原因晕厥患儿的80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由多种因素触发引起周围血管扩张、神经介导性晕厥,能自行恢复(一般不超过205 ) ,无神经定位体征。目前认为贝雅反射是大多数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的主要机制,推测其他如中枢或外周压力反射异常、神经体液因素等可能共同或部分参与其发病。倾斜试验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
目前血管迷走性晕厥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其治疗重点是预防发作包括生活方式指导、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
1 .健康教育和自身调整① 健康教育:教育患儿及家长认识血管迷走性晕厥是一种自限性的良性病症,但一旦晕厥发作可造成身体意外伤害,应让其减轻心理负担。指导患儿及家长识别晕厥先兆,使其在发作来临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晕厥。注意一般防护措施,如防止脱水、持久站立或避免到闷热拥挤的场所等。避免服用某些药物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及降压药等;② 自身调整:如发生晕厥先兆应立即进行自身调整,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迅速采取平卧体位,也可抬高下肢,取坐位或蹲位,以减少血液在肢体远端和腹部聚集,增加回心血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排出量,提升血压,增加脑灌注。双腿交叉使大腿和腹部肌肉紧张也可有效预防青少年晕厥发作;③ 直立训练:对反复晕厥患儿让其坚持规律地倾斜锻炼、站立训练等活动,使血管顺应性下降,减少站立时血液在下肢蓄积,有助于预防或减少晕厥反复发作。头部抬高倾斜睡眠( ro 度)有助于改善症状。④ 呼吸训练:研究发现,调控呼吸频率可预防由直立倾斜试验诱发的血管迷走性晕厥,进行呼吸训练、控制心率变化可防止血管迷走性晕厥发作。
2 .口服补液补盐治疗在饮食中增加盐和液体摄人量是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基础治疗措施,特别适用于血管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补盐补液后血容量增加,能避免直立倾斜试验时左室充盈量不足导致的排空效应,防止迷走神经活性增强诱发晕厥发作。
3 .药物治疗如应用p 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阻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触发机制中的某些环节,减少对心脏压力感受器的刺激。严重病例可考虑植人人工心脏起搏器。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