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细菌感染慎用
在很多人印象里都有这样一个概念:发烧感冒要想好得快,最好的办法就是输液、吃抗生素。然而,有关专家却提醒公众:一生病就打点滴吃抗生素,其实是非常不科学的。请关注——
时下正值季节交替,有些人容易患感冒。一旦患了感冒,有些患者会对医生说:“我感冒了,给我输液吧!输最贵的药,我能好得快些”。那么,发烧感冒时输液、吃抗生素真的管用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管药师冯文利认为,打点滴或者注射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并不是对所有的呼吸道疾病都有效。“如果流的鼻涕是白色的,就不需要抗生素;若是深黄色或青色鼻涕,才需要抗生素。”冯文利说,打点滴实际上就是起消炎作用,但如果遇到病毒引起的感冒发烧就根本不管用了。而长期使用抗生素还会产生耐药性等危害。
“一些病人以为多用新药贵药才能快速治好病,稍有感冒、发烧咳嗽,便青霉素、阿莫西林、罗红霉素、氧氟沙星等一齐上,没过几天,又换上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氟罗沙星等,把抗生素当成消炎退烧的万能药。殊不知,如此滥用抗生素,既破坏了人体内的微生态平衡,损害健康,又会使耐药细菌日益增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主任张志仁博士说。
专家提醒: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一定要遵照医嘱,切忌把抗生素当做“万能药”。
感冒是孩子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而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最为常见,占到了上呼吸道感染的90%左右。
冯文利介绍说,在医院值班中,常遇到白天因感冒发热就诊的幼儿,到晚上因发热又回到医院找医生。“其实,遇此情况,家长不必着急往返于医院,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若孩子体温再度超过38.5℃,可每4—6小时服用一次退烧药,一天不超过4次,若体温未达到38.5℃,就可以多饮水并用冰袋冷敷头部,进行物理降温,但如果患儿持续高热或者出现惊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专家提醒道。
在发达国家,许多移民过去的中国小孩一发病就到医院要求打针,但国外医生往往会建议家长把孩子抱回家,用冰块等物理疗法治疗。“我们总是认为,烧严重了会烧成肺炎,但实际上,是肺炎引起的发烧,而不是发烧烧成肺炎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主任王镇山建议患者做检查时辨别出准确的病因,单纯的发烧使用物理疗法是有效的。
冯文利介绍说,抗生素一般分两类:一类是浓度依赖型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需一次给予足够剂量,才能起到较好的抗菌作用,通常每日1—2次给药;另一类是时间依赖型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对药物浓度在最低抑菌浓度之上维持的时间是有要求的,一日多次给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通常一日2—4次给药。
专家强调,患者不要擅自更换抗生素的种类,有些患者对抗生素期望值过高,使用某种抗生素一两天,没明显好转,就迫不及待自行换用其他种类的抗生素,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通常药物起效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至少应观察3天,如3天后仍不见好转,应咨询医生。此外,也不要症状刚刚消失,就停止用药,一般抗生素应使用至症状消失或化验结果正常后3天方可停药。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因此造成的肌体损伤以及病菌耐药性更是无法估量。
张志仁透露,公众对抗生素的应用存在一些误区:首先,认为抗生素药物是退烧药可以随意使用;其次,感觉抗生素药物越多药效越好;第三,认为越是新的、价钱贵的抗生素药物疗效越好。其实医生根据病人的病因选用抗生素药物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第四,无规律服用抗生素药物。许多病人患病后病情较重的时候能做到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但抗生素药物的药效有赖于其有效的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第五,不少人随意应用抗生素药物预防细菌感染。哪怕是皮外伤、手术清除表浅的小囊肿等无菌手术也一律使用抗生素药物。事实上,如此滥用非但预防不了感染,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
张志仁说:“消费者要讲求科学用药,适度用药,对吃的每一种药品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冯文利还提醒道,抗生素不宜与含有益生菌成分的药物同时使用,这会影响后者的疗效,两药应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磺胺类药物最好多饮水,促进其从肾脏排泄,减少它在肾脏结晶,避免对肾脏的损害。喹诺酮类药物(如氟哌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可致儿童关节病变,因此不适宜18岁以下的儿童使用,有些家长给腹泻的儿童服用氟哌酸,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李颖)
北京中青年药师沙龙近期所做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社区在抗生素注射剂的使用上可能存在过度用药现象,下一步他们将以社区常见病为核心,编写社区安全用药系列指导手册。
今年已有50余家社区医疗机构加入了北京地区社区医院用药监测网。北京中青年药师沙龙日前进行了北京社区医院药物利用与评价的课题研究,调查了今年第一季度社区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北京地区社区医院抗生素购入量占全部药品购入量的19.6%,低于文献报道的20%至30%。表明抗生素整体使用基本合理;但抗生素注射剂的购入量占抗生素总购入量的60%以上,而其正常范围应小于30%。这说明,社区医院在抗生素注射剂的使用上可能存在过度现象。
社区医院药物治疗普遍流行“三素一汤(糖)”,即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葡萄糖,造成了抗生素及其注射剂的过度使用。由于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给药中不溶性微粒的累加、配液的浓度等,使得药物不良反应过多,在浪费社会医疗卫生资源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负担。据了解,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主要是临床习惯、利益驱动和患者的误区等原因造成的。
北京中青年药师沙龙计划编写社区安全用药系列指导手册,并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专家建议,感冒患者的总体原则是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感冒只有病情较重、持续高热、不思饮食的患者,才考虑给予输液治疗,补充体液。 (方芳)
北京各大医院的监测和统计显示,近期感染性腹泻发病率极高,大家要谨慎。北京市疾控中心贾蕾大夫表示,腹泻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非感染性腹泻一般无需使用抗生素,即使是在感染性腹泻中,需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只占30%-40%。滥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病原微生物对药物产生抗性,而且会杀灭体内的正常菌群,加重病情。
贾蕾说,因腹部受凉,对乳品、鱼、虾等食物过敏,小儿因消化不良引起的高渗性腹泻,外出旅行导致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和急性水样便腹泻一般不用抗生素。若腹泻不严重,可通过调整饮食、多休息、防治脱水,服用一些肠黏膜保护剂,病情在2-3天内即可改善;若病情逐渐严重,应立即去肠道门诊就医。腹泻时,不提倡“饥饿疗法”,吃一些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薄面汤等,以咸为主。禁牛奶、蔗糖等易产气食物。可适当喝些鲜橙汁、菜汤等补充维B和维C。
为防止脱水应多饮一些糖盐水,最好到药店买“口服补液盐”按说明服用(也可自制糖盐水,一小撮糖,加一大撮盐放入适量凉开水中饮用;或者在米汤内加少许盐服用)。(张佳竹)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