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前庭大腺炎

发布日期:2014-10-13 12:35:30 浏览次数:1595

前庭大腺炎(bartholinitis)是前庭大腺的炎症,前庭大腺位于两侧大阴唇下1/3深部,其直径约为0.5-1.Ocm,它们的出口腺管长约1,5-2.Ocm,腺体开口处位于小阴唇内侧近处女膜处。在性交的刺激下,分泌出粘液,以资滑润。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病原体易侵入引起前庭大腺炎。

前庭大腺炎 -

病因

前庭大腺位于两侧大阴唇后1/3深部腺管开口于处女膜与小阴唇之间。因解剖部位的特点,在性交分娩及其他情况下污染外阴部时,病原体容易侵入而引起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感染时常先累及腺管、腺管口因炎症充血水肿而阻塞分泌物及渗出物不易外排可形成前庭大腺脓肿

前庭大腺炎 -

发病机制

本病常为混合感染,病原菌复杂主要病原体为内源性病原体及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国内多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杆菌淋球菌等国外及国内个别地区以淋球菌为主。也可由厌氧菌(包括类杆菌)所致。

前庭大腺炎 -

临床表现

女性外生殖器

开始大阴唇后1/3处发现红肿硬块疼痛灼热感、触痛明显排尿疼痛、步行困难、有时会致大小便困难多为单侧性偶可双侧发病。此后肿块表面皮肤变薄周围组织水肿有波动感发展至脓肿。肿块大小不一多呈鸡蛋大小常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可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如不处理,脓肿可自行破溃脓液流出后局部疼痛缓解、充血水肿减轻、全身症状即可消失。当脓肿内压力增大时,表面皮肤变薄,脓肿自行破溃,若破孔大可自行引流炎症较快消退而痊愈。若破口较小,脓液不能完全排净病变可反复发作。检查见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压痛明显有时可出现体温升高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若为淋病奈瑟菌感染,挤压局部可流出稀薄、淡黄色脓汁当脓肿形成时,疼痛加剧可触及波动感严重者脓肿直径可达5~6cm,患者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腹股沟淋巴结可呈不同程度增大。

脓肿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偶可向后侧方向播散,形成直肠周围脓肿,有时甚至向直肠溃破。脓肿切开排脓后,多数脓腔可完全闭合而痊愈,但偶亦可形成管,不断有少量分泌物排出,触诊时可扪到小而硬的硬结,有轻微压痛,挤压时有时可从瘘口流出脓液。有时瘘口自行封闭或狭窄,又可蓄积脓液而再次形成脓肿,亦可能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前庭大腺炎急性期后,由于腺管口阻塞,腺内分泌液不能排出而潴留,形成前庭大腺囊肿。[1]

前庭大腺炎 -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所见诊断不难:外阴一侧肿大、疼痛触之有包块与外阴皮肤可有粘连或无粘连;如已有破口挤压局部可见有分泌物或脓液流出若为淋病奈瑟菌感染脓液稀薄,淡黄色当脓肿形成时,肿块触之有波动感,脓肿直径可达5~6cm患者可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

鉴别诊断:应与尿道旁腺炎鉴别。

前庭大腺炎 -

预防

保持外阴清洁是预防前庭大腺炎的主要方法。每日清洗外阴,穿吸汗性及透气好的内裤,最好是棉制品。患外阴炎时及时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前庭大腺炎的发生。

前庭大腺炎 -

治疗

中药

中医辨证

1、邪毒入里

主证:阴户一侧突然肿胀疼痛,继而肿胀高起,行动艰难,伴有发热、发冷,日苦咽干,白带黄稠臭秽,便干溲黄。舌质红,答黄,脉数

证候分析:多由于经期及产后调摄不善,感染邪毒、入里化热,郁结下注于肝经,故阴户肿胀而痛;邪毒入里,正邪交争故发热、发冷;热毒蕴于肝经并下注故见口苦咽干,白带量多臭秽;热灼津液,故便于溲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均属肝经有热、毒热内蕴之征。

2、毒热内盛

主证:明户肿胀愈甚,肿处皮肤焮红,壳薄,按之较软,或已有脓汁自溃口排出,多臭秽难闻,伴发热、口渴、带下量多。舌质红,苔薄黄,脉沉数。

分析:邪毒人里、化热日久、内腐成脓,故见阴户肿胀而甚,肿处皮红壳薄,按之较软或破溃脓出;毒热内盛下往及阴津被伤,政见发热口渴、带下量多。舌质红、苔黄、脉沉数均为里热之征。

前庭大腺炎 -

中医治疗

1.避免其他疾病感染:前庭大腺炎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其他慢性炎症引起的,比如阴道炎宫颈炎等,如果这些疾病不及时的进行治疗的话,很容易引起前庭大腺炎,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2.注意卫生:卫生是造成前庭大腺炎的主要原因,因此内裤要经常换洗,保持阴部清洁、干燥,不要穿尼龙的内裤。

3.饮食注意:女性尽量少吃辛辣油炸性的食物,容易刺激炎症感染,改变阴道酸碱环境,引起前庭大腺炎。

4.异常症状:在出现外阴瘙痒等异常症状时,要注意不要抓挠,用开水清洗,并用苗药前庭熏洗方进行治疗,以免导致前庭大腺炎恶化。

5.早发现早治疗:苗药前庭熏洗方,组成—草乌、龙胆草、穿山甲、人参、雷公藤,每日用药一付,先将药方倒入木盆中,然后倒入适量沸水,以药液热气熏蒸患处,待药液温热后再搽洗患处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