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单抗治疗黑色素瘤耐受性良好
黑色素瘤是一种对化疗不甚敏感的肿瘤。少于50%的患者在进行局部肿瘤切除后生存时间可达5年。辅助治疗研究的结果提示IFN-能延缓黑色素瘤的复发,但是其带来总体生存期相关获益有限。由于IFN-治疗所带来的生存获益少,治疗相关毒性反应较多,因此这种方案并未得到国际公认。
对一些晚期肿瘤的患者而言,采用靶向针对VEGF的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治疗能带来一定的生存获益。促血管生成因子在浸润性肿瘤或肿瘤转移的新生血管生成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在局部手术之后进行VEGF阻滞能预防疾病的播散。在黑色素瘤患者中,肿瘤组织或血清中VEGF浓度与疾病分期和肿瘤负担相关,或许具有预后预测价值。
在本研究中,来自于英国剑桥大学医院的Corrie医生等为了评估在高危复发风险的黑色素瘤切除后患者中贝伐单抗作为辅助治疗的疗效而设计了相关研究,本文是中期分析的结果,发表在Lancet Oncol 4月的在线期刊上。
本研究是多中心、开放式标签、随机对照3期临床研究,在2007年7月18日至2012年3月29日期间,研究在英国的48个研究分中心内进行。研究所纳入的受试者为年龄在16岁及以上的皮肤黑色素瘤患者,美国肿瘤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为IIB、IIC和III期。
研究者将符合上述入组标准的受试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接受贝伐单抗治疗,方案为7.5mg/kg,每3周为一个疗程,治疗持续一年,另一组为观察组。研究者根据原发肿瘤的Breslow厚度、淋巴结分期(AJCC分期)、原发肿瘤的溃疡情况和受试者性别进行分层。
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为总体生存期,次要终点事件包括无疾病间歇期、远处转移间歇期和生活质量评定。研究者采用意向治疗分析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研究者共纳入了1343例受试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2组,其中贝伐单抗组671例,观察组672例。中位随访时间在贝伐单抗组和观察组都为25个月。在进行中期分析的时候,纳入研究的1343例受试者中有286例(21%)死亡,其中贝伐单抗组为140例(21%),观察组为146例(22%)。在死亡的受试者中,死于黑色素瘤的受试者在贝伐单抗组和观察组分别为134例(96%)和139例(95%)。
研究者注意到在总体生存期上,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中无显著差异,HR为0.97;这一结果在调整了分层变量后仍然保持不变,HR为1.03。贝伐单抗的中位治疗时间为51月,剂量强度为86%,这提示受试者能耐受贝伐单抗的治疗。
A 针对所有受试者的无疾病间歇期分析 B针对BRAF突变受试者的分析 C 针对BRAF野生型受试者的分析
研究中有180件3至4级不良反应事件,其中101件(15%)发生在贝伐单抗组,另有36件(5%)发生在观察组。与观察组相比,贝伐单抗组的受试者3级以上的高血压的发生率更高。但是与观察组相比,贝伐单抗组的受试者的无疾病间歇期更长,但是在无远处转移间歇期上两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36个月内,研究者没有发现两组的受试者在生活质量评分的标准曲线下面积上存在显著差异。有3例药物不良反应被视为严重和意料之外的,有一例受试者在第一次输注贝伐单抗后出现视神经炎,有一例患者出现持续的勃起功能障碍,有一例受试者在接受了两次贝伐单抗治疗后死于心包积血,但是之后研究者确认该患者据有显著的心血管事件高发因素。
本研究结果指出,黑色素瘤患者能很好的耐受贝伐单抗治疗。但是需要进行长期随访来确定在第5年时的总体生存期相关结果。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