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少哭的症状起因
一 新生儿夜啼
1.婴儿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称为夜啼。多见于新生儿及6个月内的小婴儿。
2.新生儿及婴儿常以啼哭表达要求或痛苦,饥饿、惊恐、尿布潮湿、衣被过冷或 过热等均可引起啼哭。不属病态。
二 病因病机 --- 本病主要因脾寒、心热、惊恐所致。
1.脾寒腹痛是导致夜啼的常见原因。常由孕母素体虚寒、恣食生冷,胎禀不足,脾寒内生。或因护理不当,腹部中寒,或用冷乳哺食,中阳不振,以致寒邪内侵,凝滞气机,不通则痛,因痛而啼。由于夜间属阴,脾为至阴,阴盛则脾寒愈甚,腹中有寒,故入夜腹中作痛而啼。
2.若孕母脾气急躁,或平素恣食香燥炙烤之物,或过服温热药物,蕴蓄之热遗于胎儿。出生后将养过温,受火热之气熏灼,心火上炎,积热上扰,则心神不安而啼哭不止。由于心火过亢,阴不能潜阳,故夜间不寐而啼哭不宁。彻夜啼哭之后,阳气耗损,无力抗争,故白天入寐;正气未复,入夜又啼。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3.心主惊而藏神,小儿神气怯弱,智慧未充,.若见异常之物,或闻特异声响,而致惊恐。惊则伤神,恐则伤志,致使心神不宁,神志不安,寐中惊惕,因惊而啼。 总之,寒则痛而啼,热则烦而啼,惊则神不安而啼,是以寒、热、惊为本病之主要病因。
三 治疗
(一)小儿推拿疗法 ---首选疗法采用推拿治疗既无痛苦,小儿又容易接受.而夜啼又是诸多脾胃病常见症状.其推拿对该病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1.分阴阳,运八卦,平肝木,揉百会、安眠(翳风与风池连线之中点)。惊恐者清肺金,揉印堂、太冲、内关;脾寒者补脾土,揉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心热者泻小肠,揉小天心、内关、神门。 2.按摩百会、四神聪、脑门、风池(双),由轻到重,交替进行。患儿惊哭停止后,继续按摩23分钟。用于惊恐伤神证。
(二)、外治疗法 用僵蚕,蝉蜕,青木香等中药,研细末备用。用时取药10g,将药末调成糊状,涂在敷料上,敷脐。每晚换1次,7天为1疗程。
(三)中医辩证治疗
1.脾脏虚寒。治法:温脾散寒。 方药:理中汤加味。
2.心火炽盛。治法:清心降火。
方药:导赤散加味。
3.突受惊恐。治法:镇惊安神。
方药:朱砂安神丸加味。病案:Jean,女,11个月。因夜间睡后突然啼哭不止近2月余就诊. 查体: 神倦,紧偎母亲,面色与唇色痄青乍白. 予清补脾经、揉外劳宫、揉小天心、推上三关、揉一窝风、揉按五指节.患儿治疗一个疗程七天, 夜啼情况明显好转.后又巩固加强一个疗程.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