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眼底发现黄斑呈带灰色变色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发布日期:2014-10-11 05:57:03 浏览次数:1600

首页病因诊断鉴别预防

眼底发现黄斑呈带灰色变色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在鉴别诊断方面需注意与其他几种黏脂贮积症相鉴别。

黏脂贮积症Ⅰ型 患儿早期尚正常,但能够坐、立和走路的能力出现较晚。从1岁开始,有Hurler综合征样面容,表现为眼间距过宽,眶上嵴轻度突出,扁平鼻梁和短头畸形。轻度骨畸形与MPSⅢ型相似,智力发育迟缓。部分患儿有角膜浑浊和皮肤樱红斑点。常有语言发育迟缓听力障碍。骨骼异常,为多发性成骨不全。在智力发育障碍的同时,可出现肌张力低下、共济失调末梢神经炎症状,年长儿可出现惊厥。个别病人可有隐匿性视力障碍

黏脂贮积症Ⅱ型 出生时即可发现许多异常,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男性婴儿腹股沟疝、面容粗笨、骨骼异常、运动受限和全身性肌张力低下等。但在新生儿期一般不能做出诊断。大约在出生后6个月,婴儿的身长可在正常范围内,但有全身性肌张力低,不能在床上滚动,头支撑不良和许多外观异常,部分病例可有重度智力低下。面容呈进行性粗笨,前额高,内眦有赘皮,眼睑肥厚,鼻梁扁平,鼻口上翻,齿龈增生。角膜清晰,但经裂隙灯检查可发现有细微的弥漫性基质异常。患儿鼻涕增加,可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关节运动受限,并有挛缩。皮肤紧而增厚,腹部膨隆,肝脏增大。运动迟钝。一般在一岁以后可出现心脏收缩期杂音短颈胸廓畸形小头畸形等。

黏脂贮积症Ⅲ型 本病最早表现为手和肩关节僵直,通常发生在2~4岁,关节僵直进行性加重,在6岁时患儿 均有爪状手畸形,身材矮小,短颈,脊柱侧弯髋关节发育不良,呈Hurler综合征样面容,在学龄期,骨骼发育不良可引起手,髋,肘和肩关节功能障碍,常 发生腕管综合征和皮肤增厚,在裂隙灯下可见角膜浑浊,半数病例有心脏受累,能听到心脏瓣膜病变所引起的杂音,有轻度或中度智力低下,随着年龄的增长,似乎智力可进一步退化,成人型病人矮小,身长125~157cm不等,智力轻度低下或正常。

从9个月到2岁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最早表现是行为异常,烦躁不安,共济失调,动作不协调或出现步态异常,多数病例可出现肌张力低下,偶尔也可出痉挛截瘫。病变持续一年以后,患儿就不能站立,反应迟钝亦更加明显,可有语言障碍,肌张力增高(下肢更为明显),深反射减弱或缺如,共济失调可进一步加重, 并可出现间歇性肢体疼痛等。到3~4岁时,患儿即卧床不起,出现四肢瘫,并可发生眼球震颤、小脑病变体征。抽风视神经萎缩及反应迟钝更加明显。眼底检查 可以发现黄斑呈带灰色变色,以后可以失明。除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有多发性骨发育不良引起的骨骼畸形、面容呈轻度Hurler综合征特征等。

本病可并发眼球震颤,小脑病变体征,抽风,视神经萎缩失明,还可有多发性骨发育不良引起的骨骼畸形共济失调,偶尔也可出痉挛性截瘫。

本病根据临床症状,主要为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所见,可获得诊断

尿中硫酸乙酰肝素增多。在周围血液中白细胞有异染性包涵体。脑或肝组织细胞包涵体的生化分析为神经节苷脂增多,并以GM2和GM3神经节苷脂为主,硫酸乙酰肝素亦增多。

X线检查:X线表现类似黏多糖贮积症Ⅰ型,但其改变程度较轻。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