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现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目标
本报北京4月25日电记者胡其峰今天从卫生部获悉,通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乙肝免疫预防策略对推动乙肝防治起到了巨大作用,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大幅度下降。根据1992年和2006年两次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计,1992年以来,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减少了近8000万人,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1900万人。我国《2006 ̄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提出的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小于1%的控制目标已经实现。
1992年,卫生部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实施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策略,由被接种者承担疫苗和注射费用。2002年国务院决定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乙肝疫苗为免费,被接种者仅承担注射费用。2005年,我国政府将乙肝和艾滋病、结核、血吸虫病列为重点控制的重大传染病,新生儿全部实施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卫生部2006年进行的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全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与1992年调查发现的9.75%的携带率相比,下降26.36%,而且年龄越小,下降幅度越大,1—4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低,仅为0.96%,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提出的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小于2%的目标,同时也实现了我国提出的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小于1%的控制目标。
专家分析认为,《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中提出的要在2010年将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7%的目标,按照当前的控制策略和保持高的乙肝疫苗接种率,到2010年我国一定能实现这一预定目标。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