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如何治疗阴户生疮

发布日期:2014-10-18 00:05:11 浏览次数:1595

发布时间:2014-07-08来源:飞华健康网105人关注

阴户生疮首先辨别阴阳。红肿热痛,发热急骤,脓稠臭秽,或伴全身发热者,为湿热证属阳,肿块坚硬,皮色不变,日久不消,或溃后脓稀淋漓,形体虚羸者,为寒湿属阴。其次要辨善恶。溃疡症轻,毒浅,体健者,多属善候,疮疡溃腐,久不收敛,脓水淋漓,恶臭难闻者,多属热毒蕴瘀而气血衰败之恶候。治疗原则,应按热者清之、寒者温之、湿者化之、坚者削之、虚者补之、下陷者托之的原则处理,常采用内外合治的方法。

一、湿热型

主要证候:阴部生疮,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流脓,粘稠臭秽,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身热心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下焦湿热,气血凝滞,蕴结成毒,腐肉成脓,故阴部生疮,红肿热痛,溃腐流脓,粘稠臭秽,湿热熏蒸,故头晕目眩,口苦咽干,热毒内蕴,则心烦身热,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为湿热邪毒之征。

治疗法则:泻肝清热,解毒除湿。

方药举例:龙胆泻肝汤加土茯苓、蒲公英。

若热毒壅盛者,症见发热不退,渴喜冷饮,溃脓臭秽,治宜清热解毒,化瘀除湿,方用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尾、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甘草节。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白芷、防风散风祛湿,赤芍、归尾、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消肿,穿山甲、皂角刺活血软坚散结,陈皮、贝母理气化痰,天花粉养阴清热,甘草解毒和中。若疮久不愈,正气不足,邪毒内陷者,宜扶正托毒,方用补中益气汤。著日久伤阴者,治宜养阴清热解毒,方用百合地黄汤(《金匮要略》方:百合、生地黄)。

二、寒湿型

主要证候:阴疮坚硬,皮色不变,或有疼痛,溃后脓水淋漓,神疲倦怠,食少纳呆,舌淡,苔白腻,脉细弱。

证候分析:寒湿凝滞,痰瘀交阻,肌肤失养,故阴疮坚硬,皮色不变,或有疼痛,溃后脓水淋漓,寒湿凝滞,脾阳不振,故神疲倦怠,食少纳呆。舌淡,苔白腻,脉细弱,为寒湿凝滞之征。

治疗法则:温经化湿,活血散结。

方药举例:阳和汤(《外科全生集》)加苍术、茯苓、莪术、皂角刺。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麻黄、甘草、白芥子。方中熟地、鹿角胶补精血而助阳,姜炭、肉桂温经通脉,麻黄、白芥子通阳散滞消疮,莪术、皂角刺行气活血散结,苍术、茯苓燥湿利水以化浊,甘草解毒而调和诸药。若正虚邪盛者,症见疮久不敛,心悸气短,治宜托里消毒,方用托里消毒散《女科正宗》。人参、白术、黄芪、甘草、茯苓、当归、白芍、川芎、银花、白芷、皂角刺、桔梗。方中参、术、芪、草补气助阳,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银花、白芷、皂角刺解毒消肿以排脓,黄芪、桔梗外提托毒。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