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膜反射消失
角膜反射检查方法:患者向一侧注视,检查者用柔然的捻成细束的棉絮毛轻触其对侧角膜的外下方,由外向内,不让患者看见。反射作用为引起双侧眼轮匝肌收缩,出现双侧瞬目动作。同侧称为直接角膜反射,对侧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角膜-三叉神经眼支-脑桥中部三叉神经感觉核-网状结构-丘脑-大脑皮层-皮层延髓束-双侧面神经核-双侧面神经-双侧眼轮匝肌。
角膜反射消失说明形成角膜的神经或者大脑受到损坏或者已经病变。
眼角膜反射消失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Top]
角膜反射可以受到多种病变的影响。 角膜反射消失常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反射弧传入神经病变:三叉神经眼支的病变,除了面部该支的分布区(前额部皮肤)有感觉障碍外,同时伴有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该侧三叉神经损害造成角膜麻痹时,双侧均无反应,而在作对侧角膜反射时仍可引起双侧反应。角膜反射减弱常见的原因是三叉神经第一支 损害的早期症状,随着病变的发展,而终至角膜反射消失。由于小脑幕也使由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在颅后窝病变时,早期可出现角膜反射减弱,如小脑出血、桥脑小脑角胆脂瘤等。有人报道同侧角膜反射减弱和/或消失,是定位诊断的重要指证。
(2)角膜反射的传出神经病变(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角膜反射的传出神经为面神经,当周围性面神经病变时,角膜受到刺激后不能闭目(瞬目),出现此种现象从广义来看,也属角膜反射消失。该侧面神经麻痹时,同侧角膜反射消失而对侧反射存在。
(3)一侧大脑半球病变:单侧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常为偏身麻木的一部分,而在不少偏瘫病例中,角膜可能是唯一的麻木区域。有人认为,在顶叶有角膜反射中枢,或许可以得以解释。如果双侧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时,说明大脑两侧有广泛性损害(如在深昏迷、脑水肿、脑缺氧),侵犯了角膜反射的脑内反射弧。
三叉神经半月节以上损伤时:可出现患侧头面部皮肤及舌、口、鼻腔粘膜的一般感觉丧失;角膜反射消失;患侧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三叉神经半月节以下受损时:可出现各单支损伤表现,眼神经受损时,出现患侧睑裂以上皮肤感觉障碍,角膜反射消失;上颌神经损伤时可至患侧下睑及上唇皮 肤、上颌牙齿、牙龈及硬腭粘膜的感觉障碍;下颌神经受损时可致患侧下颌牙齿、牙龈及舌前2/3和下颌皮肤的一般感觉障碍,并有患侧咀嚼肌的运动障碍。
眼角膜反射消失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Top]
请患者向一侧注视,检查者用柔然的捻成细束的棉絮毛轻触其对侧角膜的外下方,由外向内,不让患者看见。反射作用为引起双侧眼轮匝肌收缩,出现双侧瞬目动作。同侧称为直接角膜反射,对侧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瞳孔大小随光照强度而变化的反应是一种神经反射,称为瞳孔对光反射。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内的光量。该反射的感受器为视网膜,传入 神经为视神经,中枢为中脑的顶盖前区,效应器是虹膜。虹膜由两种平滑肌纤维构成,散瞳肌受交感神经支配,缩瞳肌受动眼神经中付交感纤维支配。
瞳孔对光反应的特点是效应的双侧性,受光照一侧瞳孔缩小称为直接对光反射,未受光照的另一侧眼瞳孔缩小称为互感性对光反射。
用压舌板轻触咽后壁,正常时引起恶心反射(咽肌收缩)。反射中枢在延髓。咽反射是一种防止吞咽异物的生理反应,将牙刷放到嘴里刷牙时也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干呕”,这就是因为咽反射引起的。
角膜反射 被检查者向内上方注视,医师用细棉签毛由角膜外缘轻触病人的角膜。正常时,被检者眼睑迅速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
反射弧:三叉神经眼支→脑桥→面神经核 ----眼轮匝肌作出反应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