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万余结核病患者已获补助1415
本市万余结核病患者已获补助1415.2万
来源:半岛晨报 作者: 2014-03-24 10:46:24 编辑:xiangran
今日是第1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依法控制结核”。日前,记者从大连市结核病医院了解到,目前,本市结核病疫情虽然相对平稳,但还面临流动人口增加、耐药结核菌传播等因素的影响。
本市结核病患者系统治疗率达到96.43%
据大连市结核病医院院长姜洪波介绍,自2011年开始,本市相继推出多项结核病防治惠民政策,经过几年的具体实施,已收到很好的效果。
2012年3月,大连市启动了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防治项目。该项目主要以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大连市结核病医院为项目执行主体,开展耐多药/广泛耐多药患者的发现、治疗和管理工作。目前,本市共确诊并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48例,全部纳入全球基金项目管理。耐多药患者治疗6个月痰菌阴转率达80%。
市政府于2011年出台政策,由市财政每年拨款600万元对全市新登记肺结核患者进行营养费和交通费专项补助。具体办法是,所有新登记肺结核患者(不分户籍)在疗程期内,一律享受每月营养费200元、交通费45元补助。病人凭医生开具的规律治疗证明到居住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领取补助。截至2013年末,大连市共有10285名患者享受到营养费和交通费专项补助,已发放补助费合计1415.2万元。去年,全市结核病患者的系统治疗率达到96.43%,新涂阳肺结核治愈率达92.9%以上。
流动人口和学生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
近年来的结核病疫情监测显示,流动人口和学生两大群体成为结核病侵袭的主要目标。市结核病医院副院长路希伟介绍,流动人口普遍流动性大、居住环境拥挤且多为集体生活、卫生状况较差,加上工作紧张、劳动强度大,营养跟不上,长期处于这种生活状态,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因而成为结核病的高发人群,一旦出现肺结核病人,极易引起交叉传染。
很多流动人口因经济问题不敢就诊,确诊后又怕丢了工作而不按时就医。路希伟提醒,按照国家政策,流动人口可到现住址所在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对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可享受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
本市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全覆盖
耐药结核病具有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和长期传播耐药菌等特点,罹患耐药结核病不但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会传染给他人,社会危害极大。自2014年1月1日起,市财政每年投入400万元,在本市开始实施耐药结核病项目。
项目包括对纳入项目的耐药结核病患者,实行全疗程抗结核药物免费;对纳入的耐药结核病患者,住院治疗费自负段全疗程给予6000元补助;对注射服药点医护人员给予每月150元管理激励费;提供标本运送和耐药筛查经费。此项目的开展,将给本市耐药结核病患者的发现、治疗、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提醒
接种卡介苗三个月后需复查
专家还强调,目前,预防儿童结核病和重症结核病的主要手段仍然是接种卡介苗。
在结核病易感染人群中,儿童占了相当的比例。尽管感染结核菌后只有10%左右的人会发病,但儿童又恰恰是易发病者。这主要是因为儿童的机体抵抗力弱,容易受到感染。成年人结核病患者绝大多数都是在孩提时代受到感染的。
结核病是通过呼吸传播的,所以预防很难。专家忠告家长,如果家里有结核病患者,为了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开孩子。卡介苗接种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可预防发生儿童结核病,特别是能防止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专家提示:接种卡介苗三个月后,一定到市卡介苗接种中心复查,检测接种是否成功,不成功应及时补种。
接种卡介苗,新生儿就不得结核病吗?
卡介苗是人生第一针,卡介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可使未感染者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新生婴儿一出生就应该接种,接种后三四个月时即可到市卡介苗中心做结核菌素试验,判断接种效果。但是接种了卡介苗不等于进了“保险箱”,仅是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减低新生儿患重症结核病的可能性,特别对预防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的作用尤为明显,即使患了病,其病情程度一般也较轻。
由于从接种卡介苗到人产生抗结核病的免疫力约需2个多月时间,所以在此期间,新生儿基本上不具有抗结核病的免疫力。
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侯铁
北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