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3人口感染 每天过千人丧命 结核病卷土重来

发布日期:2014-11-20 12:38:35 浏览次数:1595

南方网讯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在特效药诞生之前,几乎人人“谈痨色变”。

上世纪50年代以来,痨病不再是不治之症。但在今天,当许多年轻人渐渐生疏了“结核病”这个词的时候,这种可怕的病菌在全球范围内又开始死灰复燃了。

抗痨话题在新世纪显得异常沉重。

结核病每天夺去上千人性命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最新统计,在全球范围内,不管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近十多年来结核病疫情均有所回升。全球人口的1/3已经感染了结核菌,这个人群大约有20亿人;现有结核病人2000多万人,其中90%为肺结核;每年全球还要新增800万至1000万病人,平均每一秒钟这个阵营就多一名“新兵”,这些新增病人70%来自亚洲;每年全球因结核病而死亡的人数高达300余万,超过了艾滋病疟疾腹泻等死亡人数的总和,每天全球因此而丧命的人过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结核病已成为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而且正严重地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因为75%的结核病患者是15岁至54岁的社会主要劳动力。

结核病死灰复燃,与空气污染、人口居住密集及人员流动大等有关,这些因素都增加了结核病的感染机会。而艾滋病的发生导致机体免疫缺陷更易感染结核病。移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的流行和结核菌的耐药性,是本世纪全球结核病控制所面临的难题。专家担心,交通手段的改进以及旅行的方便使肺结核传播更为迅速。

更麻烦的是,结核杆菌的生命力很顽强,随着肺结核细菌对药物产生抵抗性,普通药物对治疗越来越不起作用。在部分西欧地区,对肺结核药物产生抗药性的病人近年来上升了50%。而由于人类对肺结核菌了解甚少,要想生产出新的治疗肺结核的药物恐怕需要5到10年的时间。

鉴于结核病此次大规模的卷土重来,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93年4月23日就发布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号召全球紧急动员,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各国政府要做出承诺,各非政府组织采取新步骤加强对结核病控制的措施和加大经费投入。世界卫生组织成倍地增加对结核病控制的预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痨肺病联合会决定把每年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非洲的结核病人

中国农村是结核病的高发区

我国结核病疫情在全球仍属高流行地区,据统计,全国有约5亿人口感染结核分支杆菌,有活动性结核患者600万,居世界第二位。其中传染性肺结核达20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达到13万人,这个数字是各种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总和的两倍。有专家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在未来的10年内可能有3000万人患结核病。

更令人忧虑的是,由于不恰当的方案和不良的病人治疗管理,我国耐药结核病人比例高达46%,因此中国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特别引起警示的国家和地区之一”。在中国,结核病患者80%分布在农村,疾病控制部门称:结核病已成为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此外,近10年来,我国传染性肺结核病疫情居高不下,尤其在西部12个省(区、市),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蔓延趋势。而且,全国约有一半肺结核感染者未被发现和登记。在有结核病症状的病人中,42.8%的病人因各种原因未就诊,这些有传染性的病人在人群中继续传播结核菌。

为有效控制结核病的蔓延,我国目前正推行“直接面视下短程督导化疗”(DOTS)。这是一种治疗和管理结核病人的有效方法。医务人员或受过培训的志愿者采取“人盯人”的战术,在病人全程短程化疗期内(一般为6个月),看着病人服下每一剂抗结核药物。中国计划到2010年,在全国95%以上的县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同时在2010年前,逐步实行肺结核病治疗费用减免政策,防止病人因贫困放弃治疗。

预防结核病卫生习惯很重要

结核病的传染途径主要为呼吸道和唾液,无任何遗传因素。当排菌病人咳嗽、喷嚏和说话时喷出带有传染性强的结核杆菌的飞沫,为健康人吸入肺部而造成感染。其次由饮食传染。好发于小儿、青年发育期和老年期,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生活无规律、劳累过度、身体瘦弱营养不良、抵抗力差都是其易感因素。此外,与职业和药物也有关系,如长期吸入有害工业粉尘毒雾者,因病长期使用可的松类激素者。糖尿病、哮喘病和艾滋病等患者更易感染上结核病。

结核病专家屠德华教授认为,我国实行对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办法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手段,保护期可达5至10年,故近年提倡成人复种。但他强调还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平时坚持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在家应提倡“分餐制”,尤其是共同就餐者中有活动期肺结核者更应警惕。夏季使用空调也要当心,内循环空调使污浊空气大量积聚,有利于结核杆菌的繁衍,使人抵抗力降低,极易患上结核病。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咳嗽、咳痰咯血胸痛,长期低热、潮红、厌食消瘦月经不调等症状,应到大医院专科就诊,留痰做涂片,拍X光片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减少传染。(编辑:胡曼筠)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